在办理曹炯芳的案子时,湖南省纪委监委曾留下这样一句非常经典的评价:“曹炯芳的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式。”
而这个曹炯芳还成为了全国首个因违规举债以滥用职权罪被移送起诉的市委书记,他锒铛入狱的背后,给湘潭市留下的也是一地鸡毛。
以“过去的脑子”执政
曹炯芳本身就是湖南人,按理说,面对家乡时他是该有感情的。
上世纪60年代的童年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他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只有凭借刻苦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17岁那年,他第一次从家乡常德抵达湘潭这座伟人故里城市,在湘潭大学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
《学习导报》刊物的编辑是他全新的人生起点,因为爱学习、材料写得好等特点,他用了10年完成了蜕变,由一名普通科员一路飙升至省委办公厅正处级秘书。
如此光速的升迁履历,使得他也被人盯上了。
文竹是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负责人,他的这家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连接高层的会所,经常充当商人与政客之间沟通的桥梁;且文竹这个人很有眼光,在曹炯芳手中还没有权力时,他就很注重巴结了。
与之相伴的“攻势”是极为猛烈的,无论曹炯芳遇到了什么事,文竹总会冲在最前面,就连曹家的事情他都能全部办好。
起初曹炯芳还是有所警惕的,可后来他发现对方是“真心真意”对待自己时,他也就慢慢放松了,还经常跟着文竹出席各种饭局扩展人脉圈,两人总是称兄道弟。
待到曹炯芳当上湘潭市委常委后,文竹的“回报时刻”也就到来了,他到处宣称自己与曹炯芳之间的关系,甚至直接化身“地下组织部长”参与地方干部的人事操弄。
还有其他商人分析曹炯芳的履历认为:这是个受到省委重用的干部,到地方任职大概率是“镀金”的。
阿谀奉承的话语他听得越来越多,慢慢也就飘了,总觉得自己不该待在这座小城市,将来还是要往省里的高层走。
商人们“进贡”的钱财,曹炯芳也是来者不拒,他收了钱也会给人家办事。
其中,有个搞项目工程的沈老板手段最为刁钻,他这种搞关系的办法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看都是相当炸裂的。
当沈老板得知曹炯芳的儿子正在读书后,他马上托人把自家年龄相仿的孩子送去跟小曹当同学,要求儿子要和小曹搞好关系;两个孩子熟络起来后,沈老板就会打着孩子的旗号去曹家“做客”,每次都带着厚重礼品和大量现金。
看到曹炯芳把这些都给收下了,沈老板就提出要承揽工程,果不其然,在曹炯芳的打压下,明明更具资质的竞争对手都没能中标。
在这个阶段,曹炯芳的小手段还藏得比较深,只有少数几个被他信任的商人、朋友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其实,曹炯芳对那些老板的心理动态也很了解,总结成一个词便是“唯利是图”。
为了能广开财源,他还留了另一手:让自己的哥哥罗春芳与人合开公司承接大量工程,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演绎得淋漓尽致。
2016年3月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因为他成功升任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升迁的消息更是使得那些早早就围猎他的老板们感觉到“押中宝”,此时在曹炯芳的心里,权力带来的快感已经让他彻底放飞自我,他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更加“清醒”:一定要把权力牢牢握在手里,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几年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学哲学的曹炯芳也就催生出一个想法:地方政府是不会破产的。
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之下,他便大踏步走向“政绩工程”,总觉得只要领导看到了他在任期间湘潭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那么他的仕途必将越走越顺,经济发展一定要快速,毕竟他的任期是有限的。
湖南有14个地级市,湘潭的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都位居中游水平,全年的收入大概不过200亿;对曹炯芳来说这是机会,若是他上任之前此地的经济水平就名列前茅,那么他又该如何彰显自己的能力呢?
既然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周期太长,那就去搞面子工程。
那些资料就摆在面前,他其实也很清楚;早在2016年湘潭的债务问题就亮起红灯,根本没法安排大规模项目建设,就算是面子工程也总是得要钱的。
这个问题,曹炯芳不是没想过,但他给出的解决思路同样非常简单:打开融资渠道。
也就是说,他觉得政府永远是拥有巨大权力和公信力的,有了这些基础条件,无论如何都无法走向破产。
湘潭地产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曾这样评价:“在曹炯芳的推动下,全平台全力举债,只要搞到钱的就是英雄。”
就连湘潭市化债办主任都说:“要钱很简单,只需要签个字,两个亿就打过来了。”
湘潭市几乎难以化解的负债危机,从曹炯芳开始就彻底被奠定了。
面子工程:祸城祸民
任何一个能借到钱的组织、单位都与信誉度有关,当信誉度归零,一切都难以推动了。
为了“副省级”,曹炯芳让各级政府都背上了巨额贷款,留下了满地的烂尾工程。
他规划的道路有很多就一直撂在那里,耗资13亿打造的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也彻底沦为一块荒地,引发了当地群众的诸多不满。
即便如此,曹炯芳还自信满满地表示:“全市都要大拆大建,要将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打造成景观路、精品路与样板路。”
这句话的背后就涵盖344个项目工程,总投资高达617亿。
2018年湘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寻祖。
当年1月2日,刘强东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条博文:家族解放前为湘潭县刘氏族人,太爷爷在此出生,后来因移居江苏以及其他原因,只留下了“湘潭刘氏钟灵堂”一条新线索,父亲吩咐希望能找到自家家族族谱。
4个月后的清明小长假,刘强东本人更是直接出现在湘潭。
由于年代久远,刘强东家族的现实情况已经难以摸清,他在湘潭与当地老百姓交谈时还表示:“天下刘家永远都是一家人,如果各位刘氏宗亲不嫌弃的话,我希望就能落在这里了。”
对于刘强东寻祖的新闻,或许曹炯芳是不太关注的,但他绝对更关注另一件事:刘强东带来100亿投资。
4月8日,京东集团与湘潭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刘强东与曹炯芳实现同框。
这100亿将被用于为湘潭打造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基地,还致力于推动一系列“物联网+”示范项目落地。
同时受惠的还有湘潭大学,这所曹炯芳的母校也获得了1000万元的奖学金。
或许,那时的刘强东还没法真正了解到湘潭的完全情况,他表示:“湘潭政府的实干精神、湘潭人民的热情和京东的期待都带给我巨大的信心,未来京东会给青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出更多中小企业与创业团队,促使湘潭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曹炯芳在讲话中提到:“此次签约是双方战略合作的良好开端,也是湘潭发展的里程碑。”
那时谁都没有想到,短短几年过去,湘潭就“暴雷”了。
在曹炯芳大肆举债、大搞腐败的情况下,2014年至2018年,湘潭城投有息债务规模从523亿飙升至1245亿,增幅高达138%,与大连、遵义与镇江并作城投债“四大网红”城市。
在此期间,湘潭政府的公共预算收入只增长了19亿元。
光是算在曹炯芳一人头上的负债就高达435亿,即便如此,他还是留下了33个烂尾工程,包括韶山芙蓉路复线、杨梅洲大桥、一馆五中心等等,这些项目全部半途而废。
他给了老百姓期待,又全部落空。
一路走来,他自己也没有闲着,稳坐“赢家”位,收受贿赂高达2495万,多次为他人寻求便利,光是从那个沈老板处就收了2000多万。
而他干得那些事之所以拖了好几年才被查出,也与他精明的手段有关,表面上他还制定了“长期化债方案”,实际上玩的就是数字游戏,瞒报了债务,若不是很多项目难以继续推进,说不定他还能抵抗更长时间。
只要他一天没有被调查,就代表着湘潭的债务将会继续升高。
好在他于2021年7月离任后,短短8月后就被调查。
中央督导组抵达湘潭后,曹炯芳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自己要完蛋了,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将是最后改过自新的机会。
面对家中堆积如山的贪污款,他很清楚这些账是没法对上的,为了能应对检查,他干脆和妻子一起在厨房内放火烧钱。
妻子后来回忆说:“他一边烧钱还一边告诉我,这个是我们俩要带进棺材里的秘密。”
就在被带走的前几天,曹炯芳还特意从外带了个“高人”回家,弄起了“宝葫芦镇宅”这种迷信活动,希望菩萨能帮助自己度过一劫。
中央督察组深入调查之下,关于曹炯芳的秘密彻底被公开。
老百姓也恍然大悟:这个高喊着要当“城市表率”的干部,实际上就是个贪污金额巨大的“城市蛀虫”。
被抓之后,曹炯芳也开始忏悔了,他说:“我对湘潭的经济发展留下了很沉重的负担,我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问题是,他的忏悔对湘潭人民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因为他根本无法负担得起这么沉重的债务。
那些“半拉子工程”就像是城市的一道道伤疤,短时间内也很难有企业会接手继续建设,只有千疮百孔的城市界面陪伴着诸位市民。
曹炯芳这种“胆子”在市领导队伍中是很少见的,后来还被拍摄为反腐警示片《忠诚与背叛》,片内看得出曹炯芳苍老了很多,可这也是咎由自取的结果,不值得同情。
未来的13年,他只能在监狱度过了。
参考资料
1.落马书记违规新增举债435亿元,湘潭财政债务形势如何 澎湃新闻
2.化解千亿地方债,湘潭的“自救”与“他救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