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传承体验迎游客 花灯映雪璀璨靓小城

年画传承体验迎游客 花灯映雪璀璨靓小城

(吕维国 邬春犁/文 陈 列/摄)黑龙江省兰西县是农业大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寒地黑土的绿色物产,深厚的文化底蕴,距离哈尔滨只有一小时的地缘交通优势,哈尔滨及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小城的彭家大院赢得众多游人的青睐,是黑龙江省小有名气的文化旅游园区。

走进彭家大院,最吸引人的是院中央一棵高大的老榆树。彭家人说这是一棵有百岁树龄的老榆树,是幸运树、吉祥树。

1937年春天,彭氏灯彩第五代传承人彭会清老先生在拉哈山上发现了它,枝叶翠绿,挺拔健壮,主干棕黑,笔直向上,无逃逸的枝条,具有独特的神韵,便移回栽植在彭家老宅房后。

1958年7月,彭家大院划归人民公社。当时老榆树高两米有余,伞盖般的树冠,如梧桐树一般。各种鸟儿嬉戏枝头,悦耳动听的鸟鸣,树下小憩是心灵的享受。彭老先生在扩建新房时,本不宽余的宅基地前移两米,为了留下这棵老榆树。

1972年,建仓房只有老榆树这块土地,彭家对这棵老榆树有深厚的情感,把老榆树围在了仓房里,树冠盖着房盖。老榆树又一次被保护了下来。

2018年,彭家大院所在区域棚户区改造,老旧房屋拆除之后,这棵大榆树露了出来。老榆树的树围三米有余,笔直的树干五米多。彭氏家族亲情呵护老榆树,使之屡遭劫难而屹立不倒,老榆树也护佑这片土地,陪伴见证彭氏家族优秀民间文化技艺的接力传承。树冠覆盖下便是非遗体验馆。

彭氏年画传承人现场创作,讲解彭氏年画的技艺要点,教游客现场体验。彭氏年画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的最大特色是手绘,每幅年画作品都是唯一的艺术品,因此也就珍贵,值得收藏。游客对自己体验习作露出或欣喜或兴奋的表情,体验馆里不时的响起掌声,为彭氏年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传承人精湛的绘画技艺,更是为美化生活获得新生的彭氏年画。花灯(亦称灯彩)展示区同样有新意。

彭氏灯彩是彭氏家族的另一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八代传承,近二百三十余年的历史。彭氏灯彩的最大特点是手工制作,并把彭氏年画融入灯彩艺术中,添加现代声光技术,置于冰雪之中。

长达二十米的巨型龙灯,象征着繁荣和吉祥;五米高的鲤鱼灯,反映出人们对富裕美好的向往;娃娃戏雪灯是彭氏年画与彭氏灯彩融合的代表作,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朵朵莲花灯静静地立于雪中,似出水芙蓉寓意廉洁与高雅;孔雀开屏灯是重点制作的艺术品,一千盏彩灯与羽毛手工链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盏灯寓意前程似锦;松鹤延年灯为彭氏年画与彭氏灯彩融合的又一代表艺术品,寓意吉祥美满幸福;彰显尊贵与典雅的百盏宫灯形成一条花灯长廊,欢迎八方游客。盏盏花灯映红了冰雪,也映红了游人的笑脸。园区里不时传出孩子们戏雪的欢笑声,给人幸福和谐的美感。非遗活起来,花灯亮起来,扮靓了小城的星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