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嫱
有没有发现,在最近的《蜀锦人家》《珠帘玉幕》等古装剧中,父亲被叫作“阿耶”。
《蜀锦人家》《珠帘玉幕》电视剧截图
虽然早已习惯了“阿玛”“额娘”清宫戏里的叫法,但“阿耶”的称呼实在令人感到陌生。才疏学浅的笔者为此还特意去查了一下,原来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对于父母的称呼有不少变化,粗略估算就有几十种叫法。
爸爸的叫法:六类七八十种
据清人梁章钜《称谓录》等书记载,自古以来对父亲的称谓不下七八十种,有学者把它整理成6类:
01
“父”类:包括父、父亲。
“父”类称谓出现最早,甲骨文中已有“父”字。
《说文解字》云:“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在商周时期,“父”就已用来称谓父辈,并已进入民间口语。
在先秦及两汉,人们常称呼父亲为“父”“公”“翁”。如《诗经·小雅》中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至于“父”与“亲”组成复合词,是魏晋以后才出现,但出现后很长时间都没什么人使用。直至现在,“父”和“父亲”主要用于书面语和背称,面称用法甚少,只在皖西南、鄂东南、苏、闽等有个别地方称父亲为“父”“阿父”“老父”。
02
“爷”类:
包括爷、耶、爷爷、阿耶、老爷子等。
本文开头提到的古装剧里的“阿耶”,就是这一类。
原来,东汉以后,“爷”类称呼兴起,并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了“父”类称谓。而“爷”字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繁体字是“爺”,最初写作“耶”。如《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阿耶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也就是说,阿爷,就是阿耶。
至于为什么电视剧里往往写作阿耶,而非阿爷,一方面可能是还原文献典籍记载中的“阿耶”的写法;另一方面,也确实能感受到男女主一起喊“阿爷”不太符合古装偶像剧的整体氛围。
《长歌行》《天盛长歌》电视剧截图
奇怪的是,兴起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及隋唐的“爷”类称呼,至宋代开始被“爹”类取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至现在仅存于北方方言中。北方人称父亲为“老爷子”,称父子为“爷俩”,就是古代称呼的遗留。
03
“爹”类:包括爹、爹爹、阿爹、老爹。
“爹”字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的《广雅·释亲》,该书释“爹”为“父”。
《广韵》注云:“爹,徒可切,北方人呼父。”
到了宋代,“爹”已普及到大江南北。
宋人庄绰《鸡肋篇》说:“今人呼父为爹,母为妈,兄为哥,举世皆然,问其义则无说。”
同时,“爹爹”这个叠字叫法也流行起来。如叶绍翁《四朝见闻录》云:“宋高宗称徽宗为爹爹。”
宋高宗(左)和宋徽宗(右)画像
在古装剧中,爹爹也是经常出现的台词。如背景设定在宋朝的电视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中,不管是书香清流人家盛家,还是武将出身的顾家,除了正式场合叫父亲外,亲昵时都叫“爹爹”。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截图
04
“爸”类:包括爸、爸爸、阿爸、老爸。
据钱大昕、章炳麟等学者考证,上古时期没有唇齿音声母f,只有双唇音声母,“父”字的声母在上古时期应是b,读ba,至中古才读为fu。读音转变后,人们就造出一个“从父巴声”的形声字“爸”,用于称呼父亲。故王念孙《广雅疏证》云:“爸者,父声之转。”
但“爸”这个字早期出现频率不高,直至在清代文献中才大量显出其踪迹。“爸爸”这种叠词形式更是在晚清小说中才出现。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开始使用“爸爸”这一称谓,但仍未能成为主流。
随着后来的国语运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中,朗朗上口的“爸爸”迅速普及至全国。
05
“大”类:包括大、阿大、达、达达等。
为什么用“大”或“达”来指代父亲,尚无定论。
一种观点是,“大”源自蒙古语。《元典章》是至治二年(1322)以前元朝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引文中提到的“达达”,也写作“鞑鞑”,即“鞑靼”,是对蒙古族的泛称。元代蒙古人以“达达”自称,汉人直译过来,并派生出“主人”这个意思,进而指一家之主,最后称呼父亲。
另一种观点是,“大”源自回纥语,晋宋间传入中国。回纥,即今维吾尔族的祖先。
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汉朝的时候,中原人就管父亲叫“多多”。“多”字在中古音中不读duo,而是读da(音同“大”),平声。久而久之,就写成了“大”或“达”。
更多的学者则普遍认为,作为父亲称谓词的“大”,不是外来音译词,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汉语词汇,而且其本字就是“大”。只不过“大”是一个常用词,义项较多,作为称谓语在文本中易于与“大”的其他意义混淆,因而“大”极少出现在文献中,取而代之的是“大人”。而《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等文献中,均出现大量“大”类父亲称谓的记载。
06
“伯”类:包括伯、伯伯、老伯、阿伯等。
在方言中,“父亲”还有“伯”类称谓,例如“阿伯”“伯”“老伯”“伯伯”等,个别地区方言中还会称呼父亲为“叔”“相”“官”“老子”“老豆”“阿”等等。
妈妈的n种叫法: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说起古人对母亲的称谓,可能很多人对电视剧《清平乐》印象颇深,在剧中,赵徽柔称嫡母曹皇后“娘娘”、喊生母苗娘子“姐姐”。
电视剧《清平乐》里的赵徽柔
其实在古代,人们对母亲的称呼光口头语就有二三十种,书面语也有若干种,有些称呼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01
先秦:母、妣、萱堂。
“母”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像哺乳的女性,本义为母亲,又泛指女性长辈。金文的“母”字,变化不大。
金文“母”字
“妣”也用来称呼母亲。《尔雅·释亲》云:“父为考,母为妣。”在《仓颉篇》中也有“考妣延年”之说。但在大多数时候,“妣”表示已故的母亲。
而“萱堂”代表母亲,出自《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萱草即忘忧草,“背”指北堂,为母亲的居所。古时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在北堂种萱草,希望能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萱堂、北堂,均代表母亲。
02
两汉:社、姐
到了汉代,“母”字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通常叫母亲为“社”或“姐”。
例如,江淮一带把母亲称为“社”,四川人则称母亲为“姐,至于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03
南北朝:家家、阿家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民族的大融合也带来了习俗的融合。
据《北史》记载,北齐南阳王高绰和他的兄弟们叫父亲为“兄兄”,叫母亲为“家家”。
据《南史》记载,范晔拥戴彭城王刘义康即位,事败被杀。临刑时,其妻骂之曰:“君不为百岁阿家作计!”这里的“阿家”,就是指范晔的老母亲。
这两种叫法的原因仍然没有定论。
04
隋唐:娘、媪
“娘”字古作“孃”,意为烦扰、肥大。《说文解字》云:“烦扰也,一曰肥大也。从女,襄声。”西汉时,人们称年轻的寡妇为“娘”。到隋唐时期,“娘”才正式成为母亲的代称。
隋唐时常合称父母为“耶娘”。如杜甫《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还有人称母亲为“媪”。如《广雅·释亲》云:“媪,母也。”
值得一提的是,“媪”和后来的“妪”“媓”“婆”“姥(mǔ)”“奶”“妳”“姆”等含母亲之意的称呼,多数已不再沿用,局部地区还保留少数古称,比如福州会称母亲“郎奶”,南宁保留着“阿媪”的称呼,海口会称母亲为“阿姐”,厦门保留着“娘妳”的称呼。
05
宋元:妈、妈妈
虽然人出生后最早发出的音是“ma”,但“妈”字在中国却比较晚才出现。
“妈”代表母亲,也是三国以后的事(《广雅·释亲》云“妈,母也。”),双音节“妈妈”的出现就更晚了。直到宋元之后,“妈”和“妈妈”才成为对母亲的普遍口语称呼。
“妈妈”这个词也时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宋汪应辰《祭女四娘子文》:“维年月日,爹爹妈妈以清酌、时果、庶羞之奠,祭于小娘子之灵。”
值得一提的是,“妈妈”在宋元时期还有其他含义。如元人俞琰《席上腐谈》云:“今人称妇人为妈妈。”“妈妈”就是指代已婚妇女或年老女性。彼时人们还称“老鸨”、老年女仆为“妈妈”。
明清以后,“妈”“妈妈”“娘”“娘亲”等成为对母亲最普遍的称呼,古代那些五花八门的叫法,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06
方言:姆妈、阿妈娘
姆妈,即“妈妈”,主要流行在南方的吴语、赣语、湘语、淮语等地区,也是上海人最常用的母亲称谓。
而老上海里老“亲娘”的意思,还有“阿妈娘”的叫法。例如:搿个小囡已经长大了,阿妈娘勿要再担心啥了。
随着方言式微,叫“姆妈”或“阿妈娘”的人也越来越少……
参考资料:广州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我苏、上海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