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为中国“两弹一星”立下汗马功劳的科学巨匠,当年回国后的工资只有350元,而这位工资才三百多块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虽然月薪只有这些,但是他还享受了一项特殊待遇,也是这项待遇,让这位拿着“白菜价”工资的科学家令人感慨万分!
一张26年前的工资单
2022年,一则
《1996年钱学森先生的工资单,什么水平?》的帖子
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归其原因,主要是这张工资条的主人名声实在是太大了,“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这些名头的主人只有一位实至名归的科学大牛,就是钱学森。
这份来自1996年的工资条上,赫然印着“实发金额1979元”。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万元户其实都已经不算稀罕物,而钱学森这工资水平,似乎和他的身份地位、贡献成就不搭边。
1955年,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带着一家老小坐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时的他,拿着当时中国科学院顶级研究员的薪资,说出来却让人大跌眼镜,每月才350元。
350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块钱。其实对比来看,这待遇已经不可谓不优厚。但要知道,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可是年薪过万的顶级科学家,拿的还是美元。
回到祖国,他放弃的可不仅仅是优渥的生活,还有可能改变世界科技格局的科研环境。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钱学森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据他儿子钱永刚回忆,钱学森经常念叨,自己这工资够花,还老想着法子捐出去帮助更需要的人。
1957年,钱学森还拿了一万块钱的奖金,当时他写的著作荣获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在那时候可是一笔巨款,但钱学森二话没说,转头就买了国家公债。
所谓国家公债,其实就是借给国家建设的钱,等公债到期,连本带息拿回来的1.15万钱又被他送回国家去了,直接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说是要改善教学设备。
除了捐款,钱学森还经常把稿费让给合作者,人家问他为什么,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工资比你高,你留着用,补贴家用!”
因此,钱学森这350元的工资,背后藏着无价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他不求名不求利,一心只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让祖国强大起来,这份赤诚,这份担当,可远比金钱珍贵得多。
苦等五年只为回国
翻开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学术圈名册,上面肯定少不了钱学森的名字。36岁的他就成了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誉。
没过两年,他又被加州理工学院聘为航天系主任,说是人生赢家也完全不为过。更厉害的是,他还参与了当时美国最机密的“曼哈顿计划”,连美国国防部都得求着让他加入。
在美国那几年,钱学森的事业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要是继续发展下去,那绝对是前途无量,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可他心里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祖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心里十分激动,他知道回家的时刻就要来了。
但是美国政府哪肯轻易放走这位掌握尖端技术的“香饽饽”,更没想到的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钱学森回国的计划一下子就被打乱了。美国那边也开始防着他,不让他走。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还说,钱学森这人顶得上五个师,就算把他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中国。钱学森就这样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软禁在家,一关就是五年,家里电话被监听,信件被扣押,甚至还有特工跟踪监视,那段时间对钱学森和家人来说,简直是暗无天日。
可越是打压,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就越坚定,他白天研究科学,晚上就偷偷地写信,想方设法把回国的消息传递给祖国。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封信几经周折,终于被送到了周总理手中。最终美国在舆论的压力下,终于松了口,同意放钱学森回国。
特殊待遇彰显地位
1956年,钱学森回国还不到一年。他深知国家对自己寄予厚望,也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一身本领贡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所以当他接到国宴邀请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期待和激动,却没想到,在这次宴会上,自己的待遇非常的特别。
到了宴会当天,钱学森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整洁的中山装,早早地就来到了宴会厅。他按照号码牌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没有找到,正当疑惑时,却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
“钱学森先生,您这边请。”一位警卫员面带微笑,把他引导到另一张桌子旁。
钱学森环顾四周,只见这张桌子摆放在宴会厅的最前方,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摆满了精致的餐具,而坐在他身边的人,全是国家领导人。自己的位置就紧挨着毛主席,在毛主席的右面——第一贵宾的位置,钱学森非常的惊讶!
“钱先生,您太谦虚了,您是科学界的栋梁之才,理应坐在此处!”毛主席和蔼可亲地说着,还特意让出了自己身旁的座位。在那个年代,能和国家领导人同桌吃饭,那是何等的荣耀,要知道就算是开国十大元帅,也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坐在毛主席身旁,钱学森心中既激动又忐忑,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国家对他的重视和期待。席间毛主席和钱学森相谈甚欢,这顿饭钱学森吃得也是格外难忘,他心里也是有个底,那就是国家把国防科技的未来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了。
从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用毕生的精力,为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烧自己,点燃“一星”
钱学森回国可不是为了图舒服享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自己当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刚回国,他就一头扎进了国防科技建设中,一刻也不停歇。
1956年,国家成立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取名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专门负责这事儿。
你要是以为当了院长就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那可就错了。钱学森在去了研究院之后反而更忙,他身先士卒,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攻克技术难关,经常是吃住都在实验室,连轴转是常有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钱学森的领导下,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试射成功,这枚导弹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导弹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钱学森深知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必须有更强大的“杀手锏”,于是他提出了“两弹结合”的构想,也就是把原子弹和导弹结合起来。这想法在当时可是够大胆的,毕竟咱们国家那会儿搞核武器研究,基本还是从零开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钱学森再次带领团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1964年10月16日可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在钱学森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这一声巨响,不光中国人听到了,全世界也都听到了。到了1966年,咱们国家又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这下“两弹”成功“合体”,让我们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在国际上说话也硬气多了。
而且钱学森不光科研做得好,战略眼光也特别厉害,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能成功发射,就是因为他提出了要搞人造卫星。
在他的推动下,国家因此迈进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两弹一星”的成功,是钱学森他们那一辈科学家呕心沥血干出来的,也是咱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不论什么时候,都值得咱们铭记。
结语
350元的工资条,见证了一位科学巨匠的赤诚之心,“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更是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钱学森这位传奇的科学家,用自己的一辈子告诉了所有人,什么叫做热爱祖国,什么叫做责任担当。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