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医疗腐败现象系列之六:保险诈骗

在当今社会,医疗领域的保险诈骗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医疗腐败现象中不容忽视的一环,严重侵蚀着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医疗行业的公信力,给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保险诈骗是指个人或团体通过各种欺诈手段,虚报、夸大或伪造医疗事件,以骗取保险赔偿金的行为。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一现象,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保险诈骗的常见手段:

第一、医疗机构主导的诈骗行为。

1、虚假住院:部分私立医院为获取更多医保资金,会安排一些所谓的患者虚假住院。这些患者往往并非真正患有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医院却编造一系列住院手续,包括伪造病历、开具虚假的检查报告和治疗记录等,让这些人在医院挂床住院,骗取医保报销费用。例如,某私立医院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接收一些身体健康的外来人员,以康复治疗为名办理住院手续,但实际上这些人白天正常外出工作或活动,只是晚上回医院睡觉,医院却按照正常住院流程为其申报医保费用,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2、分解住院:一些医院将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分解为多次住院治疗,从而增加医保报销次数和金额。比如,对于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原本一次住院即可完成的阶段性治疗方案,医院却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多次办理出院和入院手续,每次都重新收取住院起付线费用,并将总治疗费用分拆到各次住院中进行报销,使医保基金的支付远超实际所需。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加重了医保基金的负担。

3、虚报诊疗项目和费用:医疗机构在向医保部门申报费用时,故意虚报诊疗项目或抬高收费标准。常见的情况包括将低价药品或耗材替换为高价同类产品进行计费,或者虚构一些实际上并未实施的诊疗服务,如假造手术记录、康复治疗次数等。例如,某医院在为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时,实际使用的是普通缝合线,但在收费清单中却按照高价的可吸收缝合线进行收费,同时还额外添加了一些根本没有开展的术后康复理疗项目,通过这些手段骗取医保基金的额外支付。

第二、患者与医疗机构勾结的诈骗形式。,

1、冒名顶替就医:患者本人不符合医保报销条件,便让符合条件的亲友冒充自己去医院看病、住院,使用亲友的医保身份信息进行诊疗和报销。比如,一位没有医保的患者因患有某种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为了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他让自己参加了医保的哥哥冒充自己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并接受手术。医院在明知患者身份信息与实际就医人不符的情况下,仍然协助其完成整个就医流程,并向医保部门申报了手术及后续治疗费用,骗取了医保基金的报销款。

2、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患者与医生串通,故意夸大病情,要求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和用药,以获取更高的医保报销金额,事后患者再将多余的药品或治疗费用以现金形式返还给医生或医疗机构。例如,一位患者只是患有普通的感冒,但在与医生私下沟通后,医生为其开具了一系列昂贵的检查项目,如全身,CT、核磁共振等,同时还使用了大量高价的抗生素和进口药物进行治疗,远远超出了普通感冒的正常治疗范围。这些过度医疗产生的费用通过医保报销后,患者和医生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严重损害了医保基金的利益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其次,保险诈骗的危害:

第一、医保基金的巨额损失。

医保基金是广大民众的救命钱,其安全和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保险诈骗行为导致大量医保资金被非法骗取,使得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因医疗领域保险诈骗导致的医保基金损失高达数十亿元,这些损失直接影响了医保基金对其他真正需要医疗救助的患者的保障能力,降低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平性。

第二、患者权益受损。

,真正患有疾病且需要医保支持的患者可能因为保险诈骗行为导致医保基金的紧张而无法及时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和保障。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医保基金被大量骗取,医保部门不得不采取收紧报销政策、降低报销比例、限制报销范围等措施来维持基金的平衡,使得一些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因为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第三、破坏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和诚信环境。

保险诈骗行为使得医疗行业的商业诚信和职业道德受到极大冲击。医疗机构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公益机构,但参与保险诈骗的行为使其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不法场所,严重破坏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影响了整个医疗行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这种不良风气还可能蔓延至其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风气日益恶化,阻碍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者,保险诈骗案例分析:

第一、沈阳骗保案。

在沈阳发生的一起重大医疗骗保案件中,多家私立医院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骗保网络。这些医院通过医托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招揽无病或轻症患者,以免费体检、看病有优惠等为诱饵,将他们骗至医院。医院则为这些患者编造各种虚假的疾病诊断,如虚构癌症、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并制定虚假的治疗方案,包括大量不必要的手术、化疗、高价药品治疗等。然后,医院向医保部门申报这些虚假的医疗费用,骗取巨额医保资金。经调查发现,其中一家涉案医院在短短一年内,就通过这种方式骗取医保基金高达数千万元。这些骗保资金除了一部分被医院管理层和医托瓜分之外,还用于医院的扩张和购置豪华设备,以掩盖其非法行为,继续骗取更多的医保资金。

第二、安徽太和县骗保事件。

安徽太和县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严重的欺诈骗保问题。一些医院诱导住院、虚假住院现象频发,通过免费接送、免费吃住、免费体检等方式招揽无病或轻症人员住院,然后在这些人员住院期间,编造虚假病历和诊疗记录,虚开药品和检查项目,骗取医保基金。例如,某医院为了达到骗保目的,甚至专门设立了一套针对医保报销的造假流程,从患者的入院登记、病历书写、检查检验报告生成到费用结算,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伪造数据和信息,使其看起来符合医保报销的规范和要求。这些医院的骗保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涉及范围广泛,给当地的医保基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扰乱了当地的医疗秩序和医保报销环境。

最后,遏制保险诈骗的措施:

第一、加强医保监管力度。

,1、建立智能化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医保报销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建立医保费用结算异常预警机制,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就医行为、费用报销情况进行精准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保险诈骗线索。例如,系统可以对同一医疗机构短期内频繁出现的高额住院费用、同一患者在多家医院重复住院且诊断相似等异常情况进行自动预警,提示医保监管部门进行深入调查核实。

2、强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医保部门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日常巡查频率和范围,不定期对医院的病历、诊疗记录、药品和耗材进销存等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医保报销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同时,针对保险诈骗高发的领域和环节,如私立医院、康复理疗机构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打击各类骗保行为,形成有力的震慑效应。

第二、完善审核机制。

,1、严格报销审核流程:医保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医保报销审核流程,对医疗机构提交的每一笔报销费用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不仅要审核报销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还要对医疗费用的合理性、诊疗项目的必要性等进行深入审查。例如,对于一些高额的医疗费用报销申请,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确保费用支出符合疾病的诊疗规范和医保报销范围。

2、建立医保医师管理制度:将医保报销审核的关口前移至医师诊疗环节,建立医保医师库,对医保医师的诊疗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医保医师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时,必须严格按照医保政策和诊疗规范进行操作,开具的检查、治疗、用药等医嘱要真实、合理、必要。对于违反医保规定的医师,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扣除医保医师积分、暂停医保医师资格等,从而约束医师的诊疗行为,减少保险诈骗的源头风险。

第三、提高违法成本。

1、加大法律惩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领域保险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和细化,加大对骗保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对于构成犯罪的骗保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有效遏制保险诈骗行为的发生。例如,对于骗取医保基金数额较大的犯罪分子,要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使其不敢轻易涉足保险诈骗领域。

2、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将参与保险诈骗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其骗保行为进行记录,并向社会公开。实施联合惩戒措施,使其在信贷、招投标、就业、乘坐交通工具等方面受到限制,提高骗保行为的社会成本和声誉成本。例如,一家医院因骗保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后,其在银行贷款、政府采购项目投标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经营和发展,促使医疗机构自觉遵守医保法规,规范经营行为。

总之,医疗领域的保险诈骗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保部门、患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违法成本等多方面措施,严厉打击保险诈骗行为,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保障广大民众的合法医疗权益,推动医疗保障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初衷,让医保基金真正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保险生态环境,为构建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