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耳中,可能早已耳熟能详的警告——“睡前不要玩手机”,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同样重要的事:早晨醒来时绝对不要立刻打开手机!
想一想,刚一睁眼就投入到手机的强度使用中,眼睛会经受怎样的考验?手机屏幕如此之小,通常我们在床上玩手机时与眼睛的距离会低于40cm的安全阅读距离,这一距离让我们的眼睛不得不不断调节和聚焦,最终导致睫状肌的疲劳。
更何况,早晨醒来时房间一般比较暗,手机屏幕的亮光与周围环境的强烈对比,极大地增加了眼睛的负担。即便你使用所谓的“黑暗模式”,屏幕的亮度也仍然可能不适合早晨的眼睛。很多人甚至懒得去调整亮度,结果使得眼睛在刚睁开时就感受到干涩、刺痛和疲劳。
此外,我们在夜间睡觉时泪液分泌减少,早晨的眼睛本身就相对干燥。等着本该补充的“水分”却第一时间去看手机,这无疑是在进一步加剧眼睛的干燥。同样的折腾,让你可能在刚开始新的一天时便感觉精神不振,怎么能让工作状态好起来呢?
醒来时,脑中迷蒙的状态并非罕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睡眠惯性”的作用。相比睡前,此时大脑中的Delta波(与睡眠相关)比例较高,Beta波(与清醒相关)则相对较少,脑部的血流速度也比睡前缓慢。
所以,这意味着,仅仅是睁开眼睛并不足以让我们完全进入清醒状态。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让自己离开床铺,走到窗前,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利用光线为自己充电。强烈的阳光会向大脑发出“清醒”的信号,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加快你清醒的速度,并对晚上睡眠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期坚持,这不仅能改善你早上起床的状态,还能促进早睡早起。
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有限,早晨阳光下待个10到15分钟,也能令你焕发活力。研究显示,习惯接受明亮光照的人,认知能力测试得分要高出其他人近80%!
而在使用手机的45分钟后,哪怕是充足的睡眠也无法填补心理疲劳的损失,影响后续的认知功能。实验发现,仅仅是5分钟的手机使用就可能会在词汇记忆任务上造成显著表现下降。
再进一步,虽然手机使用升高了体内皮质醇的水平(能令我们感觉清醒),但如果其浓度过高,便可能影响大脑的决策能力,让你更加难以作出理智的选择。若你在整个白天都感觉思维迟缓,或许和早上那段时间玩手机不无关系。
那么,早上究竟该如何度过不依赖手机的时光呢?放下手机,走下床,让阳光洒在脸上,感受每一个细胞的复苏,走出梦境,拥抱新的一天。早餐、晨跑、舒展筋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这个时候都显得格外珍贵。试试吧,明天一睁眼,不妨先放下手机,迎接生活的新鲜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