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降价超80%,AI大模型价格战再升级!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阿里云猛人一着,宣布其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全线降价,降幅超80%。其中,Qwen-VL-Plus的输入价格一降再降,直降81%,仅需0.0015元/千tokens,刷新了全网最低价纪录。而Qwen-VL-Max则降至0.003元/千tokens,降幅更是达到85%。据新定价,1元即可处理约600张720P的图片,或多达1700张480P的图片,真是让预算不再捉襟见肘。

Qwen-VL多模态大模型拥有顶尖的视觉推理能力,能够解析不同分辨率和长宽比的图像,理解超过20分钟的长视频,还可以自主操控手机和机器人,为各种视觉识别场景(如智能手机、汽车等)开拓了广泛的应用可能性。

阿里云百炼的负责人表示:“降价主要得益于我们在基础设施和模型结构上的不断优化,以及大模型调用量指数级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我们希望将技术红利第一时间回馈给所有用户。”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文本大模型API的使用成本,阿里百炼还推出全新的KVCache计费模式,通过自动缓存上下文来避免重复计算,进一步减轻用户在长文本、代码补全、多轮对话和特定文本摘要等场景的成本负担。

2024年内,阿里云已多次发起降价潮。早在2月29日,它就宣布了史上最大力度的降价,100多款产品和500多种规格的官网价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达到55%。此次降价力度远超2023年上半年几乎所有产品都已击穿全网最低价,直接惠及数百万家企业与开发者。

近期,AI大模型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疯狂的降价战。自2024年5月起,国内多家科技巨头BAT、科大讯飞、字节跳动等也纷纷踏入这场价格战,开启了“厘时代”的进程。与此同时,国际上的诸如Anthropic和Character.AI等创业公司也在积极调整模型价格,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样的降价背后,依托于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许多厂商能够降低成本。启明创投的周志峰曾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大模型的每百万Token调用成本从2023年的120美元骤降至2024年的不足人民币1元,下降幅度惊人,预计未来成本将可能再降99.9%。

然而,降价仅仅是吸引用户的手段,所谓的“内卷”并不是长久之计,最终仍需朝“应用”发展。降价后的多家大模型厂商,如百度、科大讯飞、智谱AI、腾讯云以及阿里云等,纷纷将重心转向大模型B端应用,覆盖的行业领域横跨教育、科研、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酝酿商业化落地的机遇。

显然,AI大模型的烧钱速度显而易见,各商业体纷纷加速寻求盈利。AI独角兽企业MiniMax的CEO闫俊杰指出,预计两年内国内市场格局将从“百模大战”压缩至个位数企业。面壁智能的CEO李大海则表示,眼下的价格战虽然有营销成分,但在未来,找到收益与长远发展的平衡点才是行业乃至各个应用领域真正的健康发展之道。

阿里巴巴集团最近公布的季度财务数据显示:阿里云季度收入高达296.1亿元,同比增长7%。这是阿里云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速上升,与公共云业务的双位数增长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AI相关产品的采用量持续提升,五个季度内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总之,阿里云的最新降价举措和其在AI市场中的表现,无疑标志着AI竞争的持续升级,未来的市场格局值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