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株连九族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株连九族违背人性、但却能斩草除根,因此得到古代统治者津津乐道的暴虐刑制,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
古代株连九族为什么无人逃跑?原因无非是以下三个:
首先、十六岁以下的一般可以不斩,作为奴隶惩罚即可
其实人性都一样,每个做父母的都想儿女安全健康。没有必要去冒着逃跑来赌子女的性命。虽然说是株连九族,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对于老人和小孩都是可以宽容的。一般规定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罚为奴隶。毕竟一旦没有逃掉,自己的孩子都将因为自己而付出代价。
汉以后至唐以前,族刑不废,其株连范围开始走向规范化,形成了某些惯例,如族刑对象限制在谋反、大逆等重大犯罪的范围,出嫁之女只随夫家连坐,并出现了不杀祖父母、孙及女性亲属的倾向。
其次、逃跑不成功被抓到酷刑伺候,生不如死
在残酷的封建社会,一旦被定为株连九族逃跑者,抓到后就用尽各种刑罚折磨致死。那个时代用酷刑作为震慑手段来维护统治的地位,主要内容有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等。其中尤其以凌迟最为残酷。
到明、清时,族刑株连的范围又得以扩大。明太祖朱元璋是“以刑去刑”思想的信仰者,他所授意制定的《大明律》,在具体执行上更呈宽滥的趋势。清朝臭名昭著的文字狱,严重者在处罚上均施用族刑,极尽惨无人道之致。
第三、古代人口的流动性很差,一旦一个地方来了陌生人,往往都会引起官府的注意
古代虽然没有监控,没有大数据,但是古代交通不发达,人口的流动性很差,一旦一个地方来了陌生人,往往都会引起官府的注意,除此之外,古代对知情不报的人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所以“告密”也就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总之,在古人的潜意识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在他们看来,无论跑到哪里,都会被抓住,毕竟现实与武侠小说里面会轻功的逃犯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在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根本就没有逃跑的勇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