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自施工以来,一直颇受领导班子的关注,就连陈毅同志,有时也会去查看其雕刻进度。
谁知陈毅在视察时,却在“胜利渡长江”浮雕像前左右踱步,最后定定地看着雕刻上人的武器陷入了沉思。
随后他如梦初醒似的,告诉刘开渠:“这个浮雕有问题,尤其是这个武器,不太对劲。”
听了这话刘开渠有些不高兴:“我们的雕刻样式都是精准还原的,怎么会出错呢?”
陈毅笑着开口:“这样,这场战斗是陈赓负责的,你请他来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刘开渠觉得有理,遂请来了陈赓。谁都没想到,陈赓竟然真的看出了不对劲。
陈赓
那么,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如何在天安门广场拔地而起的?在雕刻期间,陈赓最终从雕刻样式上看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选址与朝向
众所周知,天安门广场的中央有一座非常独特的丰碑。
这座纪念碑与天安门广场遥遥相对,相互映衬中,也淋漓尽致的烘托出了天安门广场的宏伟气势。
而这座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丰碑,也记录着近代中华民族的荣辱。
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建设过程中也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筹备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时,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应当为牺牲的人民英雄,立一座纪念碑。
当时周恩来同志是具体负责相关事宜的,所以他也很快将各方面的意见,提交到了筹办委员会上。
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意见,我们在会议上将这座纪念碑命名“人民英雄纪念碑。”
确立了要立碑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这座纪念碑应当建在北京市的哪个地方呢?很多人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有人说:“不如就建在东单广场吧,那里人流量大,很多来北京的人都会去那边转转。这样的话,去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也就多了。”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既然是纪念革命英雄的,那为什么不建在八宝山呢。我看不如就建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周围,方便一起纪念……”
八宝山
在这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的时候,又有人提出:
“我认为应当建在天安门广场,那里是我们北京最大的广场,也是东方文化荟萃的聚集地。这里庄严神圣,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不谋而合。你们想想苏联的英雄纪念碑,就是建立在红场之上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人民英雄纪念碑,设立在天安门广场上呢?”
关于立碑的地点,众说纷纭。周恩来同志听了太多太多的意见,自己也思索了许久。
他最终开了口:“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也是全国人民的心之所向。纪念碑的位置定在这里,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
周恩来的话让人心悦诚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选址地点,也就这样确立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朝向,却和传统石碑截然不同。
传统石碑基本是坐北朝南,人民英雄纪念碑却是主面向北,背面则朝着南部。
原来我们在1953年11月到1954年的8月,也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施工期间,依旧在咨询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过那个时候的设计方案依旧是让纪念碑的正面朝向南边。
直到1953年9月后,才有代表提出:
“我们的设计方案背的正面可以朝南,不过北边的那一面,也可以做成正面。毛泽东同志题的字最好南北都有,碑文刻在东西两侧。不然如果毛主席来到天安门检阅,就只能看到石碑的背面,这样着实不太美观。”
有人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方案调整至将毛泽东同志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放在了石碑的北面,将北面当作石碑的正面,以防止人民英雄纪念碑不美观。不过真正改变纪念碑的朝向,还是因为当时纪念碑的位置向南移动了。
我们跳出规划局面来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实际上就决定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流量。
从开国大典开始,人们就喜欢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聚集。
那么天安门广场作为北京最大的广场,出于要容纳众多群众的诉求,不得不将纪念碑的位置向南移动。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同时这也是改变纪念碑朝向非常重要的原因。
实际上有很多学者和专家都说,人民英雄纪念碑之所以建在中轴线上,并且正面朝北。
很大一种可能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扭转乾坤,建立新中国的一种隐喻和见证。
运浮山石料建碑
确定了地点和朝向,我们就开始准备施工雕刻了。
那么我们去哪儿准备这么大一块石料来用以雕刻呢?专家们又想起了办法。
1953年,工人们开始陆陆续续搭建起了移动铁轨。最终决定,将从浮山采石场开采出的石料转运到青岛火车站。
根据设计图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应当长14.4米,厚度也至少要有0.6米。这样的厚度,如果平放运输极有可能将石料损毁。
而且虽然厚度至少0.6,在雕刻前,石材的厚度必须要达到三米左右。
整个石材的重量早已达到了300多吨,如此之重的运输任务,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我们的工人们却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们是怎么办到的呢?一切还要从碑心石的选择说起。
人民英雄纪念碑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建立纪念碑的时候,委员会对于主石材料的确定,更是精心考究。
据吴良镛回忆:“那时我们从全国各地收集了许多石头小样,并把它们整理后,送到了材料实验室进行测验。经过最终的筛选,我们确定了浮山的花岗岩。”
说到这儿,吴良镛笑了笑:“不论是从质量、密度、还是耐腐蚀性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考虑到了。”
1953年4月,成百上千的工匠在浮山采石场开工了。最开始开采的时候,是由老石匠选一块平整的石头,随后在周围打上孔洞,放上炸药,最后取出一块完整的岩体。
采石场
不过尝试了几次,效果都是非常不如意的。最后还是工人们集思广益,最终耗费三个月的时间,才取出了一块重达300多吨的石料。
经过专家的判断,这块石料是完全符合纪念碑的雕刻要求的。
工人们听了这个消息非常开心,可开心过后,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他们面前——运输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浮山采石场距离青岛火车站,有大概30公里的路程。并且路途中的大部分地形都是丘陵,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得不修一条临时的重轨铁路。
可那时我们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修这样一条铁路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修一条铁路明显是不现实的,但石料是一定要转移的。经过慎重的考虑,工人们决定对开采出来的石料进行加工。
他们先把石料的上面做平,这样一定情况下也减轻了重量。后期他们又将石料进行了清洗。此次加工后,石料的重量减少了20吨。
他们在石头的下面垫上了枕木,用滑轮将石料放到了半山腰的平地处。在平地处,工人们再次减轻了石料的重量,他们将石料处理成了一个长14.7、宽2.92、厚度1.0米,中间厚、两边薄的石块。
实际上这时候,碑心石的大致雏形就已经出来了。由于重量的减轻,工人们就可以用枕木和钢管制作出一个牵引轮滑组将石碑推着运行。
经过34天的运输,这块石料最终被送到了青岛火车站。
可到了青岛火车站后,工人们又被告知——石块的重量还是过大,按照规定来说是不能进行装载运输的。
无奈之下,工人们只得在火车站对这块石料进行了再一次的加工。而在这次加工之后,料的厚度被改成了87厘米,重量也减到了94吨左右。
如此才勉强达了额定载重,被装上了火车,于1953年10月16日安全抵达北京。
陈毅视察,陈赓发现雕刻不妥
石材到位了之后,我们需要将石块侧立起来,在两面进行加工。
从1952年起,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新建委员会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技艺精湛的雕刻工匠。
由于对雕刻要求比较高,这些雕刻工匠,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来进行培训。
直到1955年后,100多名雕刻组成员才正式开始动工。全部的雕刻工作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直到1958年才全部雕刻完成。然而在这期间,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由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要性,陈毅同志在雕刻期间也前来视察。
谁知当陈毅走在雕刻作品前看了看,却敏锐的发现“胜利渡长江”这个浮雕不对劲:“这幅雕刻作品有些不太对,最好找专业的人看一下。”
胜利渡长江浮雕作品
正如同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刘开渠有些不解:“我们雕刻的时候都是根据在编军人的真枪进行复刻的,按照道理来说,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陈毅同志也不反驳,只是笑盈盈的开口:“再好的复刻也没有争议那场战争的人更了解吧,不如将这场战役的指挥官陈赓请来一问,此事还是要严谨一些。”
刘开渠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人请来了陈赓将军。只见陈赓在浮雕前左右踱步,最终定定的看着战士们手中的枪支,陷入了沉思。
随后他抬起头,看着刘开渠的眼睛,告诉他:“战士们手上所拿的枪支是不对的,在那场战役中,我们使用的枪械是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而如今雕刻上所用的枪支,却是如今的型号。”
刘开渠一愣,瞬间明白了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原来是这样,此事是我疏忽了。如果不是陈毅将军和您,我就要犯下如此之大错了。”刘开渠说着说着,语气中竟有些哽咽。
陈赓连忙宽慰道:“您做的已经非常细心了,这幅作品也必将流传千古,您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不宜妄自菲薄。”刘开渠拽了拽衣角,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
随后刘开渠也非常谦虚的开口:“那依陈赓将军来看,这份作品要如何改呢?”
陈赓笑了:“不如去找战争时期用过的那些武器进行参考,这样才能创造出更为严谨的伟大作品。”刘开渠连连称是。
1958年,这座耗费了9个年头才制作完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正式落成。
虽然我们早早就计划好了其制作顺序,不过按照当时的施工条件,用时9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同志也在1955年的6月9日,为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挥毫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
这8个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对那些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的革命先烈最深切怀念和追忆。
这块丰碑一定程度上也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精神,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如今我们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不平凡的年头,在这些年里,我们的人民用最强大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
民族精神能让我们在最贫瘠的土壤里,开出一朵最娇艳顽强的花,这是一种坚韧神秘的力量。
如今毛泽东亲手写下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几个字,依旧警醒着我们——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牢记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英烈们,我们心里要清楚,新中国的成立是先辈们的鲜血凝聚而成的。
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如同宣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