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其症状多样,且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然而,当我们在上厕所时注意到一些微妙的提示,可能就是肠道息肉在向我们发出警告。
肠息肉是怎么来的?
肠道息肉,顾名思义, 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虽然大多数肠道息肉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部分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发生癌变。
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5个提示
1.便血
这是肠道息肉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当息肉表面的血管破裂时,血液会进入肠道,与粪便混合或覆盖在粪便表面。
便血的颜色一般呈鲜红色,有时也可能是暗红色或黑色。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便血都意味着肠道息肉,痔疮、肛裂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便血。
但如果便血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2.排便习惯改变
肠道息肉可能会 影响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导致排便习惯的改变, 这包括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稀水样便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息肉压迫粪便或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引起的。
3.腹痛
当息肉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可能会 对肠道壁产生压力或刺激,引起腹部不适或疼痛。
这种疼痛 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可能表现为绞痛,且疼痛位置多位于中腹部或脐周。如果腹痛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4.息肉脱垂
对于靠近肛门的息肉, 排便时可能会因用力而脱垂出肛门外。虽然息肉通常可自行返回,但频繁脱垂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5.肠梗阻
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者数量较多, 可能会堵塞肠道,导致肠梗阻。此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什么样的肠息肉容易癌变?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容易在结肠内形成大量息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患肠息肉及其后期癌变的风险均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癌变率几乎可达100%。
2.多发性息肉
多发性息肉指的是 肠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息肉。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息肉,癌变风险都会有所增加。
3.特定部位的息肉
位于直肠、乙状结肠的息肉,由于这些部位的大便通过率较高,可能更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因此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
4.息肉的大小
一般来说, 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其恶变风险显著增加。例如,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其癌变风险可达到40%。
5.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黏膜细胞的DNA损伤累积,息肉的形成和癌变风险可能增加。特别是 60岁以上的患者,息肉癌变的概率逐渐增高。
因此,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筛查和内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肠息肉,从而降低癌变的风险。
编辑:azeliang | 图源:壹图网/图虫创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