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红四方面军,张国焘绝对是一言九鼎的大人物,大家将张国焘视为说一不二的权威。
由于张国焘的愚民政策和压迫威胁政策,红军战士对张国焘又敬又怕,甚至把尊重张国焘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表现。在红四方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大巴山时,张国焘曾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翻山的第一天傍晚在山顶宿营,那里只有两间破屋,只容纳伤兵亦感不够用。我挤住在伤兵的行列中,因要避免扰我睡眠,伤兵们连呻吟声都忍住不吭声。
这件事要从头说起。
1932年10月,由于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几经辗转,于12月上旬来到了陕南地区。
张国焘原计划在陕南建立革命根据地,但经过调查后,发现这里已经被土匪糟蹋得不成样子,加上连年干旱歉收,粮食极缺,群众又少,大部队无法久住。陕南地域狭窄,不适合大部队展开行动,因此这里并不适宜于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恰在这时,张国焘等人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得知:四川军阀为了争夺全川的领导权,正在成都一带混战交兵,川北兵力极为空虚。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川北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回旋余地更为广阔。会议决定,集中力量向四川发展,创建以川北为中心的川陕边革命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总部提出动员口号:“进军川西北,解放通(江)南(江)巴(中)。”
从陕南进军川北,必须翻越人迹罕至的大巴山。大巴山位于四川与陕西交界地区,海拔1500余米,群山莽莽,巍峨陡峭,当地民谚称:“雄鹰双展翅,难过巴山顶”。
红军拟定的行军路线全程210里,当地人称“巴山二百一”,上山70里,山梁70里,下山70里。沿途都是隘关、峭壁、绝峰、悬崖,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时值年底,这时正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寒冬腊月,朔风劲吹,冰雪封山。在严冬时节翻越大巴山,是挑战人类的极限。陕南当地山民听说红军要在隆冬翻山,惊讶不已:“疯了!”
红军将士却说:“我们红军连死都不怕,还怕一座大巴山吗?”
12月17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命令翻越大巴山,向川北地区进军,以王树声为师长的红73师为开路先锋,方面军主力于19日起相继出动。红军将士们互相帮助着、搀扶着向山顶进发。
这是红四方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部队经验不足,吃了很多苦头。
一路上,阴风怒号,漫天飞雪,寒冷异常,狂风卷着雪片往鼻子和嘴里灌,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很多战士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病,翻山又极其消耗体力,在严寒天气下仍然累得直淌汗,狂风一吹,湿透的衣裤很快冻得硬邦邦,这样反复摩擦伤口,战士们钻心地疼。
由于事前缺少充足的时间准备,很多战士还穿着从鄂豫皖出发时的草鞋就开始了艰难的跋涉。此前大家长途奔走两个月,草鞋早已破烂不堪,脚趾磨出血泡,渗出血水,与雪粒冻在一起结成冰团,每走一步,疼得钻心。有些草鞋已经失去了“鞋”的功能,不少战士由于脚底打滑,坠入山谷。
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大家不同程度地出现胸闷、气喘、头疼、恶心等症状。阳光反射到雪地,白雪和冰凌发出刺眼的白光,刺得眼睛直流泪,一些战士得了雪盲症。
大巴山太高太陡了,一天根本爬不完,正常翻过大巴山也得需要两天的行程,这就是说,
必须有一天夜晚是要在山上度过的
,这对红军战士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限挑战。
也就是这一夜,给张国焘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大巴山人迹罕至,山顶仅有两间屋子,虽然又小又破,但这已经是全军数万将士仅有的御寒之地。当然,数万人是无法同时挤在屋子里的,只有重伤员才有资格住在那两间破屋内,靠着残砖剩瓦勉强抵御午夜山顶的极度严寒。其余的人连张国焘在内,一概露宿。
谁知那些重伤兵们,认为张国焘是全军首长,有资格享受住房子的待遇,他们大声呼喊要求张国焘与他们同住屋内,张国焘便跟伤兵们一起挤进屋内。
山顶寒风凛冽,伤员缺医少药,又冷又疼,痛苦已经到了极点,但是
为了不打扰张国焘休息,这些伤兵们却忍住疼痛,一声都不敢吭
。
红军指战员凭着忘我牺牲和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征服了风雪严寒、艰难险阻的大巴山,突然出现在川北的崇山峻岭之中,红四方面军兵锋所指,迅速攻占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将红旗插在了川北大地上。
多年以后,张国焘在加拿大流亡期间撰写回忆录时提起往事:
“今天回忆当时(翻越大巴山)的情景,觉得我的战友们,对我爱护的真挚之情,仍觉得十分感动。”
红四方面军是一支忠于党的英勇善战的主力红军,但控制着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却在随后给红四方面军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张国焘表现出来的宗派主义和个人专断倾向,直接破坏了党的领导指挥体制,张国焘自己也发展到分裂党和红军的地步。
虽然有这样可敬可爱的战士,但张国焘最后却辜负了红四方面军全体将士的信任,走上了一条歧途,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