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玩的,供批评:
第一个阶段,精满血旺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养生初期,摆一个站式,不在于架势高低,手的远近,只要合乎站桩的基本要求,就是那几个“不”。这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去掉浑身的“僵”,让身体安静下来。基本达标的表现就是四肢能发热,身体能发热。即使在冬天练一会儿后也要热得把手套脱下来。这不是空想,凡是“站住”了的人,都能达到。这样才说明,站桩能够让气血旺盛起来,内脏、肌肉得到充足的营养。这是将来肌肉运动的“本钱”。站桩能够训练出“排打”功的功效,秘密就在这里。练就精满血旺,就是本身具备了“洗药”,有些功法练后需要用专门的药水洗身。站桩不需要,而是自身具备“洗药”,天天泡在“洗药”中,不洗自洗。
到了精满气足,就自然会感觉到它的运动,意之所想,气血则为之动,这本是极平常的事,为什么原来就感觉不到呢?只是原来气虚血弱,它动起来的“动静”太小,加上肌肉感官没有活力,就不能敏锐地感觉到它们的运动。到能够感觉到它们自然的运动时,也就能够感觉到它们也会随着意识的变化而动。肌肉得到滋润,活力增强,自然做功能力就强,又随时都有“洗药”滋润,越练越来劲。
这时要作“整体”想,让全身得到滋润。什么地方不能放松或是有毛病,相关的地方就不会热起来。这时要静静的,象母鸡孵蛋一样有耐心。就是要静,要“一下就进去了”,要“你就这么给我呆着”。然后身体自然会有充实的感觉,这是气血旺盛的表现,身体好像充足了气,“联通”了。这时就想动,觉得胳臂、腿有劲,想伸一伸,冲一拳,踢一腿,腰也想鼓一鼓,但是还是不要随便动,还要再“闷一闷”,“闷”得熟透了。
杨式太极拳传人李雅轩先生站桩
要是观察那些“熟透”了的,站进去了的练功者,会发现有的会鼻翼煽动、耳根微动、汗毛立起等等,这些都是内脏器官发达的外在表现。查一下中医的书,耳、鼻、毛等都对应着相关的“五脏”。什么是内功?这就是内功。到这步功夫,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也不需要懂得多少道理,只需要喜欢这玩艺,只需要静得下来,任何一本站桩功的书籍的头几页所介绍的方法就足够了。需要三、五月或是一年不等的时间。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站桩
然后可以动,要慢慢地动,是感觉气血运行的动,是连通的动,气血如海潮般涌动,象水中鱼,象在空气中游泳,别想打人,因为脑子里原来打人的动只是出一拳、踢一腿,而不是如海潮的整体动。象大蟒蛇一样,盘在那里头不动,但是身体却在漫漫的滑动。用意动,什么意,就是海潮的意、空气流动的意、蟒蛇蠕动的意。就是不要用“攥拳头”的那种意。
要松和均整,不要用局部的力,不是胳臂被人挡了一下的那种用力,而是全身被空气包围,被水包围的那种无孔不入的阻力。这还是在站桩,身体还是在被“洗药”洗。但是“意”动了。这时不管摆出什么姿势,动法都一样,无非是左右拧转、上下起伏、前后晃动,再加上步子的前后、左右。可以是三体式、矛盾式、傻瓜式,习惯什么式就用什么式。因为是空气在动、水在动,与自己的胳臂摆在哪里关系并不是很大。一段时间后,再有人推在自己的身上,就有推在弹簧上的感觉,就是越往里推越费劲的感觉。但是还不能弹。就此练下去,医药费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对于许多许多的人,已经是可以非常满足了。
意拳传人姚宗勋先生站桩
然后许多功法里的一些小玩意,都可以练着玩,比如,峨嵋十二桩里的震动、颤动法,什么蛹子劲等等,还有内劲一指禅里的扳指功,形意拳里的丹田功,还有瑜伽的一些动作等等都可以拿来练练,保证比他们门里的人练得都愉快。要是再学两天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弄不好晨练的老头老太太会拉你去当教练。
如果是玩,到这里就算有得玩了。无所谓动、静,想动就慢慢地动,不想动了,就静静地呆着。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就这样玩,坏不了,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朋友,就可以互相接触着动。两个人“吻”在一起练慢慢地动,互相感觉对方的气血、肌肉的运动,就像两股水流的交汇、旋转、渗透、嬉戏、应和。
如果还想动一动,就练几个操拳,开始要“吻”拳,因为挥起拳头,很容易胳臂与身体脱节,要用“吻”的方法,把身体的那种“海潮”吻到拳头上,再通过拳头吻到被打击的目标上,所以开始打沙袋,不是挥胳臂打,而是通过用拳头吻沙袋,把身体的与沙袋连通起来,用身体去吻沙袋。
还是原来“动”的那些东西,打沙袋也是试力。开始时水慢慢地“流”过去,吻好了就可以一盆水“泼”过去,水泼过去,盆要留在手里。或者身体就是这个水盆,水从身体泼出去,可以往上泼、往下泼、往左右泼,甚至可以转着圈泼(身体并未转圈),还可以送出去后泼、撞出去泼、打翻了盆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