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公开课
光高物理科组基本提升活动(三)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提升教师对新教材、新课标及新高考的把握能力,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加强高中物理教学与考试的衔接,并深化育人方式的改革,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集团)物理科组、物理名师工作室和博士工作室联合举办了一项为期一个月的基本功提升活动。此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学习,物理科组全体教师线上观摩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成功举办的‘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暨粤藏新黔桂联合教研活动;第二部分是教学实践,六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公开课,这不仅是一次展示他们教学能力的好机会,也是他们相互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平台。
1
学中思
本次观摩优秀课程,我们认识到课堂应基于课标落实素养,更需强化实验以培养能力。从传统课堂转向“玩·研·创”模式,围绕跨学科任务建构模型和实验探究,我们深刻体会到物理学科观念的深化,它为我们指明方向,精准定位了课堂教学,坚定了我们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决心。
2
悟中行
六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涵盖四个类别:实验课、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这些公开课不仅内容精彩纷呈,还融入了同课异构的新形式。在六位老师的引领下,物理不再仅仅是课本上的公式和定理,而变成了一段段充满趣味与惊奇的探索之旅。
实验课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刘立萍老师按照实验理论、实验思路、实验步骤、纸带速度求解方法、作图的顺序来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包括掌握实验器材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利用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绘制v-t图象等,最终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的实验结论。刘老师特别注重细节,关注学生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计数点的选取,有效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同课异构
郑晓璇与闫艳两位教师围绕《超重与失重》主题,以同课异构形式开展公开课展示。
(郑晓璇老师公开课)
(闫艳老师公开课)
她们从生活中坐电梯的现象入手,总结超重、失重的条件,并依据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超重、失重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用以解决蹲下站起等实际问题。她们从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等方面确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两位老师在教具准备上颇为充分,备有台秤、弹簧测力计及扎孔的水瓶等,通过多个实例向学生展示超重和失重的特性,并让每位学生动手尝试,观察弹簧测力计在超失重状态下的示数变化,从而得出本节课的结论。精巧的课堂环节设计,使学生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习题课
传送带模型
伍钟源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和仿真软件,清晰模拟了传送带和物块的运动情况。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传送带模型中物块的运动特点,有效突破了相对位移的难点。课堂内容设计合理,环节清晰。
概念课
曲线运动
蔡雨老师结合了丰富的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圆满完成了必修二第一节新课的教学任务。他利用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自行车挡泥板,引导学生设计挡泥板的位置与方向,巧妙地突破了曲线运动的教学重点。课堂上,他演示了从软管射出的小球以及磁铁对平面运动小球轨迹的影响,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曲线运动,进而透过现象提炼出曲线运动的本质。蔡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寓教于乐,实现了教学相长,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复习课
板块模型
彭孟琦老师以载具滑板这一富有活力且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为引子,巧妙引入板块运动的课堂主题。他将板块模型细致分为无外力作用和有外力作用两大类情况,并进一步在大类下细化为地面光滑与有摩擦力的不同子情况。整个讲解过程分类清晰,条理分明,板书设计精美,师生互动融洽。
3
行中创
骨干教师从不同视角对六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几位物理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刘立萍的实验课注重细节与能力培养,郑晓璇等同课异构课从生活实际出发落实核心素养,伍钟源的习题课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蔡雨的概念课手段多样助力理解,彭孟琦的复习课引入巧妙、分类清晰。这些课程均紧扣重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值得借鉴。同时,也为新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最后,光明区高级中学(集团)正高级教师、物理科组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褚祝文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一是六位新教师的公开课十分精彩,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真正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二是骨干教师对六位教师的点评非常专业,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三是鼓励全体教师继续研究新高考,相互学习,探索适合本校学情的教学路径,助力本校学生高中物理学习迈向新高度。
光明区高级中学(集团)物理科组是一个由35位专任教师组成的精英团队,正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不断攀登教育高峰。我校物理组荣获2024年高中物理教研基地学校称号,团队中,我们拥有一位正高级教师、十三位高级教师,以及十七位研究生学历教师(多数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985名校),一位全国优秀教师,一位博士研究生。此外,我们还有五位光明区名师、三名光明区教坛新秀,以及一位广东省物理学会会员。这个和谐奋进的团队,正朝着研究型优秀教研组的目标稳步前进,逐步在深圳市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内崭露头角。
文、图丨刘立萍
排版丨林晓
一审丨教学处
二审丨陈俊鑫
终审丨刘小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