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汉语实时编解码突破,开启智能交互新篇章

2025年新年快乐,这是来自一位患者脑海中涌现出的祝福。令人惊讶的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这份祝福不再只是思维的独白,而是直接转化为机器的输出。这一突破性的成就来自于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虎科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团队与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的合作,他们的最新研究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

随着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正日渐成为一个全球热议的话题。近期,脑虎科技与华山医院的成功实验为这一技术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借助国产柔性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汉字编解码,标志着人机交互的又一次技术飞跃。

全球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不断升温。2024年1月28日,Neuralink在历史上首次实施人类大脑芯片植入手术,代表着脑机接口技术从理论走向了实际应用。其他国际团队也在运动解码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患者凭借意念可以操控机械手臂喝水或玩游戏。

然而,汉语由于拥有418个音节与4个语调,其解码难度显著高于许多西方语言。在这一背景下,脑虎科技首次实现汉语的实时编解码,正是技术与语言的突破性结合。脑虎科技的创始人陶虎指出,除了运动解码,语言解码也同样重要。

实际上,语言的成功解码将为脑机接口开辟无限想象空间,未来不仅可以帮助失语患者恢复交流功能,还有望实现健康人群与AI大模型的无缝对接,创造出“最强大脑”。这令人振奋的前景无疑吸引着广泛的关注。

2024年12月,脑虎科技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团队的协助下,开展了国内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时合成汉语言的临床试验。参与者是一位43岁、因语言区占位肿瘤而接受手术的患者。项目团队使用了脑虎自研的256导高通量脑机接口电极,旨在帮助患者保护语言相关的重要脑功能区域,同时定位病灶。

术后训练显示,患者在术后第七天便实现了142个常用汉语音节下71%的解码准确率,单字解码延时更是小于100毫秒,显示出这项技术的潜力和高效。这一进展不仅为患者的语言恢复带来了希望,也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脑虎科技早在2024年8月就已在运动控制方面取得了联系进展,该团队开展的意念合成运动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中,一名运动障碍患者用意念操控智能设备进行通信、购物等,表明脑机接口的应用不仅限于医学,更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智能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脑机接口技术培养了人们对未来人机互联的期待。通过这些临床实验,脑机接口不仅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为智能家居、AR/VR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让人类生活因科技而愈加便利。同时,也引发了对隐私和伦理的深思:我们是否准备好面对人机界限的模糊?这些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亦需确保个人隐私和尊严的保护。

总之,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一项科学进步,更是对人类智慧与科技交融的深刻体现。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这场科技革命,更需关注其背后的伦理问题,推进正义与理性的发展。

在这一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借助新的AI工具如简单AI,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创作效率和表达方式,为自媒体创业注入新的动力与潜力。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机之间的互动将变得更加自然与便捷。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https://ai.sohu.com/pc/textHome?trans=030001_yljdaikj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