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一句本是出自李清照的一首著名诗词“如梦令”,未曾想却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的姓名。
这个传奇人物便是沈醉,他年少成名,十八岁加入国统局,28岁便担任了军统局少将处长,戎马一生,有过辉煌,也曾锒铛入狱。1972年,终于重获自由获得特赦的沈醉,在思想和精神境界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81年,沈醉因挂念亲人,便决定前往香港走亲访友。
然而就在沈醉动身之前,杜聿明却语重心长地叮嘱他:要保住晚节。
那么杜聿明此话究竟是何意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杜聿明要叮嘱他“保住晚节”呢?
功德林中再重逢
事情要追溯到1951年,当时镇压反革命的运动达到了巅峰,社会上谣言四起,人们都以为国民党的许多战犯被捕之后都已经被“镇压”了。1956年,沈醉也被抓捕并且被押送到了北京功德林管理所。
然而就在这里,沈醉却大吃一惊。
原来当时沈醉竟然在这里见到了社会传闻中早就被“镇压”的康泽,范汉杰等人,最令沈醉震惊的是当时“已被共产党杀害”的杜聿明竟然也在这里。
沈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都还活着呀。
起初沈醉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万万没想到,国民党报刊中早已刊登的杜聿明被杀害的消息竟然只是谣言,更没想到杜聿明都已经是被中共公布过的战争罪犯,他竟然不仅活着,还在接受劳动改造。
这一切都让沈醉觉得不可思议,见到熟人之时,他不禁高呼一句:
“你也来了,你竟也活着!”。
当时共产党对战犯采取的是思想改造为主、劳动改造为辅的策略,当时的沈醉便加入了缝纫组进行劳动改造,后来他还给人进行理发的工作。
沈醉原是少将,本应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然而现在却要给人理发。起初他自然是不乐意的,他说:
“开始我也不大愿意,因为给人理发太脏,站着工作也累。”
可见当时的沈醉还是没有从当年的“辉煌”之中醒悟过来,不过时间久了,沈醉倒也习惯了这样的劳动改造。不过沈醉的思想境界的改善,还是要从杜聿明说起。
缝纫机中见真意
当时的缝纫组一经成立,很快那里便搬来了缝纫机,然而这一群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军们士兵们,见了这精细的缝纫机,却是大眼瞪小眼。论打仗,恐怕他们都能说出个一二,然而论缝纫,他们却是束手无策,深感无能为力。
然而就在这时,第一个自告奋勇地使用缝纫机的人,竟是那担任过东北九省司令长官的军长——杜聿明。
沈醉自然是大吃一惊,谁又能想到平日里最会打仗的人,竟也会“玩弄”这女人家的针线活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杜聿明的思想境界是很不一般的。
当时的杜聿明因为生病被摘除了一个肾脏,按照规定杜聿明是不必参加劳动的,然而缝纫组一成立,他却又是首当其冲第一个报名的。
按照道理来说,杜聿明这样的大将,能文能武或许不奇怪,但是当的了将军,却也能欣然接受工人的活计,甚至是女人家的精细活,却不得不让人佩服。
原来当时杜聿明在担任军长之时,他的妻子曾成立过一个缝纫工厂,杜聿明也曾学过。他不仅对坦克大炮不在话下,对缝纫机也是不在话下。
无论战场之上,还是劳动改造之中,杜聿明总能专注于自己当下的事情。
在他心里改造既是改造,那便要认真做到底,这种思想境界,沈醉大抵也是钦佩的。
当时杜聿明一坐下便开始摆弄缝纫机,沈醉便在一旁观看。沈醉眼看着杜聿明对这台机器运用自如,他便也开始认真学习起来。
后来沈醉觉得自己手艺也算是“到家了”,于是便开始有些眼高手低了。他当时刚缝好一条裤腿,刚启动机器,却没想到针折断了。
沈醉当时急的满头大汗,杜聿明见了,也急的连连摇头,赶忙一起忙活起来修理机器。
后来杜聿明告诫沈醉做事要认真,万万不能粗心大意,不要事小便不踏实,更要戒骄戒躁。沈醉自然是铭记于心。
别看缝纫机针断了是小事,但是其中却满含杜聿明对沈醉为人处世的真诚劝诫,对当时心高气傲的沈醉来说,其中真意,唯有他能领会。
改头换面赢新生
沈醉在这里度过了八年劳动改造的光阴,他的思想境界也已经完全得到了升华。
沈醉经过改造之后,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过去的罪恶,也真正明白了共产党的良苦用心。可以说,此时的沈醉,思想已经是“日月换新天”,全然不同往日了。
这一年,中共宣布特赦的消息,沈醉心中自然也欢欣无比。起先沈醉苦苦等待着,因着他的内心充满了对亲人的惦念。
然而这一年的特赦名单上没有他,沈醉大失所望。
当时唯有改恶从善并且表现良好的战犯才能得到特赦,为了深化教育作用,沈醉没能得到特赦的机会。不过杜聿明却因表现良好,思想境界高而得到了特赦。
临走之前,杜聿明又对沈醉留下了几句真言,其一自然是安慰他此番不能特赦,好好表现,其二便是对他加以嘱咐好好改造,端正思想。
后来有一天早上,沈醉莫名摔倒,还绊倒了一盆花盆,夜里他难以成眠。起先他不知是何原因,却没成想,第二天他竟然得到了自己被特赦的消息。
当时他自己听见特赦名单之中提到他的时候,他用四个字概括了自己的复杂的心情:感愧交集。
他甚至忍不住想大喊一句:我要重新做人了!
得到特赦之后,沈醉也的确开始了改头换面的新生活,他还受到了中央的重视,一连担任了第五、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他还因此说: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兴”。
语重心长保名节
1980年底,沈醉决定前往香港探亲,这时一同改造的老朋友杜聿明却对他叮嘱道:
“要保住晚节”。
其实这句话要和当时的背景结合起来看待。
当时沈醉在改造之前,身为国民党的一名特务处长,对于国民党而言,这可是一名大将。现在沈醉被释放,国民党自然想重新利用他,毕竟沈醉手中还掌握了大量的国民党机密。
因此此次沈醉前往香港其实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的,虽然沈醉自己已经是低调前往,然而却难以掩盖他的行迹。
1981年1月16日,也就是沈醉抵达香港探亲不久,香港《新晚报》头版头条的位置已然是沈醉香港探亲的报道。由此可见,沈醉当时的一言一行,甚是惹人注目。而他也只在香港待了27天。
杜聿明深知,沈醉经过多年改造,才终于迎来新生,此次探亲万万不能被国民党利用。他们在共产党的思想改造之中,他们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他们洗刷了曾经的罪恶,真正成为了一名正直的公民。
由此,杜聿明才有此一句:要保住晚节。
沈醉又岂能不知?当时的沈醉思想境界也早已不同,他早已明白唯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才真正可以做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沈醉为了祖国早日统一,还与杜聿明合作写了很多文章,想要借此扩大影响力帮助祖国统一。
沈醉也曾面对媒体,亲口说过这样一番话:
“国家的分裂是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造成的,应该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结束。这样,生对得起后代,死对得起祖宗。
尽管我们过去走的路各不一样,但从今天起,一个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就看他为统一祖国是出了力,还是相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坚决主张国家统一的,那些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都不管的人,活下去,活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可见当时的沈醉已然不可能再被国民党利用,重走老路。杜聿明自然也不必担忧,沈醉的晚节看来必然是保住了呀!
1981年12月11日,沈醉面对人民日报的记者专访,真诚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曲折离奇的30年过去了!党使我从一个反共反人民的军统特务变成了热爱共产党和人民的爱国人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沈醉十八岁“误入歧途”,几十年来也曾残害无数无辜百姓,然而历经十几年的改造生涯,沈醉回首往事,终于醒悟。
也许那一天特赦之时,沈醉心中大喊那一句:重新做人了!正道出他无数心声,也道尽了这数年沧桑,也正因此,沈醉也将最后的生命旅途,全部投入了祖国回归的事业之中,至死不改赤诚之心。
参考资料
《沈醉回忆录》
《沈醉香港行》
报刊《沈醉的特务生活与改造经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