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是元帅,警卫员是上将,他被称为“首长的首长”,一生不吃肉

红安,这个位于湖北西北方的县城,却在中国红色革命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革命战争时期,红安(那时还叫作黄安)是湖北革命的发源地,也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正是有红安众多革命者的坚持,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才有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一批批红安儿女踊跃参军,大多数却没有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而就在这几十年的战斗生涯中,红安共有十四万英雄儿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正是有了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从1923年创建党组织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近三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保证了红色旗帜一直在这片土地上飘扬永不倒。

建国后,共有二百多位来自红安的解放军高级将领被授予将衔,其中一位略显特殊,他虽然被授予中将,但在我军中的资历不容小觑。

1990年,这位老将军因病住院期间,徐帅、李先念、洪学智、陈锡联、陈再道等老将军的战友和部下都来医院看望他,因为不同的经历和关系,每位探访者对将军的称呼也不同,徐帅叫他“老战友”,李先念称他“老班长”,几位开国上将却称他为“老领导”,而这位资历深,德高望重的开国革命功臣就是詹才芳将军。

凄惨的童年

1907年,詹才芳生于黄安(今湖北红安)高桥区的黑石咀村,说起他的童年经历,岂是能用“凄惨”一词完全形容的呢!

詹才芳与弟弟詹才选是孪生兄弟,他们降临人世时,上面已经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母亲常年生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都靠整日在地里劳作的父亲。但靠天吃饭能有多大收成,全家人经常挨饿,就更不要说吃荤腥了,这可能也是詹才芳以后一生食素,从不吃肉的重要原因。

后来母亲病逝,两个哥哥和大姐都成家,家里的负担减轻不少,但遇到灾荒年也是经常吃不饱饭。有一次父亲从外面采来不少野菜,虽说以前没见过,但和玉米面熬在一起,味道挺不错的。当天詹才选不在家,詹才芳因为身体不适只吃了两口就没胃口了。

没想到饭后不久,二姐和父亲只喊肚子痛,待詹才芳强忍着出去叫来人时,两位亲人已经毒发身亡了。

后来大姐看他可怜,就接回自己家一起生活,姐夫余楚臣对他的到来没有什么不满,除了关心他的生活,还教詹才芳读书识字。就这样詹才芳在姐姐家过了几年舒心的好日子。

参加革命

16岁那年,他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该出去闯荡闯荡了,经姐夫介绍,他来到武汉中学。校长董必武也不是外人,他可是余楚臣的舅舅。他已经知道这孩子的不幸遭遇,安排他在中学当校工,没有事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在董老的影响下,詹才芳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加入了共青团。后来他听奉董老安排,回到黄安高桥区发展工农运动,得到了已是党员的姐夫余楚臣的鼎力协助。

经过数月的努力,高桥区一带的工农运动如火如荼快速发展,甚至他的两个哥哥和弟弟詹才选也都成为了农协骨干。只是这三位亲人后来都在革命斗争中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大哥詹才华后来当选为高桥区农协主席,1928年为掩护弟弟詹才芳撤退不幸被捕,敌人很快弄清他的身份,但经过严刑拷打,詹才华仍不屈服,最后敌人挖去他的双眼,割去他的鼻子后,才将他杀害。

一年后,一直担任党秘密联络员的弟弟詹才选,在一次敌人“清共”行动中被捕,由于哥俩长得很像,敌人误以为他就是通缉已久的詹才芳,逼迫他说出其他游击队成员的下落。詹才选为了保护三哥,不辩解,也不与敌人对答,最后被敌人残忍杀害。

一副菩萨心肠

亲兄弟对革命组织如此忠诚,就不要说最早参加革命的詹才芳了。当年黄麻起义失败后,他与七十多位革命者进入木兰山区坚持游击战,这就是著名的“木兰山七十二勇士”。

只是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他们最后活到建国后的不多,但有五人获授将衔,如前面提到的陈再道上将,还有开国大将王树声。他与王树声感情深厚,两人既是战友又是搭档,后来詹才芳升任红10师30团政委时,团长就是王树声。

可以说詹才芳就是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一生经历大小战斗无数次,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红军优秀将领。虽然詹才芳打起敌人非常凶狠,从不手软,但对自己人却非常和善,有着一副菩萨心肠。

当时红四方面军在“肃反”,有不少各级军官遭受冤屈,只要让他知道了,尽所有能力去营救每一人,比如陈锡联上将,就被他救过。

1931年,还是30团警卫排班长的陈锡联被抓走了,詹才芳一听就急了,直接找到保卫局的人说:

“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穷得连裤子都没有,14岁就参加了红军,还是我亲自批准的,这些年一路走来在我身边担任保卫工作,怎么可能是‘改组派’,这个人我保定了”。

说完就拉着陈锡联走了,因为詹才芳资历深,对方也不敢怎么样,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被他保下的警卫战士,多年后会成为我军名将,后来还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之一。

建国后,从詹将军手下救下的人,光是授将衔的就有谭知耕、甘思和、邓越、张志勇等,要加上没有成为开国将军,在革命年代牺牲的,你说詹老这些年得救了多少人啊。

正因为老将军当年的一片仁慈心,为我军保留下一批优秀的将才,光这一点就非常了不起。建国后陈锡联的职务越来越高,但对于这位老领导,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一直都是非常尊重的。

有一次詹老闲来无事去陈锡联家串串门,正巧将军不在,陈锡联夫人王璇梅一看是詹老,赶快让警卫员去告诉陈锡联:“快去告诉首长,就说首长的首长到了”,说完这段绕口令,夫人先是一愣,然后笑了,后来“首长的首长”也就传开了。

1992年8月,詹老女儿詹杨的著作《战将的足迹——詹才芳将军的故事》正式出版,她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崇敬和孝心,躺在病床上的詹老看着这本书,心里非常高兴,四个月后詹老病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