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资本充足率的提升和注资计划的推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应对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逐渐严格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三季度末,中资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6%、14.11%和18.3%,较2023年年末上升了49个基点、44个基点和81个基点。这一改善为这些银行在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的表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达标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压力降至最低。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名录每年由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基于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复杂性和跨境业务五个维度进行评分。2024年名单中,有五家中资国有大行成功入围,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这些银行不仅仍然保持在TLAC的监管标准上,而且由于资本充足率的持续上升和注资计划的推进,其达标压力从容不迫。
所谓的TLAC,即总损失吸收能力,旨在确保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能够在面临风险时吸收损失,增加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根据相关监管要求,自2025年起,中国的四大国有行需确保TLAC风险加权比率和TLAC杠杆率分别不低于16%和6%,而交通银行则需在2027年达标。
为了应对可能的TLAC要求,国有大行不仅有注资补充计划,而且还积极发行TLAC债券,以满足资本需求。2024年,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计划发行的TLAC债券额度上限分别为600亿元和500亿元,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也分别有1500亿元与500亿元的计划,交通银行则是1300亿元。合计约4400亿元的发债额度,显著高于目前已发行的2100亿元,相较于此前的设定上限仍有较大发债空间。
在风险资产增速趋乎稳定的背景下,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升再加上监管政策的适当调整,有效的降低了其对外部资本补充的依赖。根据市场分析,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国有大行的风险资产平均增速降至2.19%,较2023年末明显下滑,这意味着银行在信贷投放方面正在经历“挤水分”的调整期。
我们必须注意到,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以及TLAC债券的发行都源自于中国金融政策对商业银行的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的资本缓冲,金融监管总局在2024年9月提出对国有大行进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计划,并已开始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财政部也表示,未来将发行特别国债以支持大行的资本补充工作,这种做法常在全球经济动荡期间被使用,旨在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假设本次补充资本的规模达到1万亿元,各银行可能会面临EPS摊薄和股息率受影响的情形,但鉴于国有大行的基本面仍然稳健,其整体资本需求不会显得过于紧迫。毕竟,相较于境外许多G-SIBs,中国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甚或高于国际标准。
然而,在未来的监管要求面前,仍有较多中资银行需要努力向上攀登。未获选的中资银行,如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等,虽则在向上发展趋势中,但与G-SIBs的评估依然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尽可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将是其未来面临的重要任务。
总体来看,通过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与稳步推进的注资补充计划,中国的G-SIBs在未来的TLAC监管下将不会面临太大的压力。这背后是中国银行业对于国际标准的适应性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而更多的注资方向应当聚焦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在条件改善的同时,不失去朝向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