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2024年12月30日第9版
滴滴滴……时间到,请大家停止作答。时针已经走过了第四个格子,比赛现场唰唰的翻法律条文书籍声、咔咔的敲键盘声都停了下来。学员们有序地交换手中答卷,开始互评改卷。
今年8月22日,广州市检察院以模拟实战办案的方式举办了一场笔试训练赛。现场改卷完成后,领跃青训营教练就题目中涉及到的无证经营成品汽油如何定性犯罪中止的因果关系等疑难问题展开剖析,带领学员展开讨论。
以赛代训,将理论付诸实践,这场训练赛正是广州市检察机关领跃青训营独特培养体系的一个缩影。2022年,广州市检察院党组提出百硕检察英才计划,在市区两级院组建各100人左右的百硕人才库,为深入推进百硕检察英才计划,在各业务条线全面推进素能提升训练营,领跃青训营则是刑事检察线条人才的摇篮。
未来3到5年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人才,是决定我们是否实现并保持‘走前列’的关键。广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健表示。自开营以来,领跃青训营不断地探索、创新、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可持续的人才培养经验。
谁来教?
金牌教练打破师徒传统
在过去,师徒传帮带的心传身授方式是广州刑事检察工作领域的一种宝贵传统。在这种模式下,师傅大都专攻某一领域案件,师傅的上限可能也成为了徒弟的天花板。
然而,当今社会,复杂、新型的案件层出不穷,对检察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也必将迎来转型升级。
因此,广州市检察机关为领跃青训营配备了一支12人的精英教练团队,成员都是广州市检察机关的业务能手,其中不乏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不同的教练有着不同的专业领域和优势,一方面,他们深厚的法律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拓宽年轻干警们的视野和业务技能;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从训练营走出来的全国十佳公诉人李睿,又回到了青训营担任特聘教练。我们好多教练都是这样出来的,这就是一种传承。面对台下略显青涩的面庞,教练也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教练们想传递的不仅是对法律知识和司法实践的深刻理解,更是我们对检察工作的热爱和不懈追求。
怎么教?
精心培训融入日常工作
领跃青训营的学员都是在广州市检察机关刑检部门从事一线办案工作的骨干力量,日常办案任务已经很繁重了,怎么教才能让这些学员在不影响正常办案的情况下参与学习,又能确保学习效果呢?
多频次、短期的培训安排与学员的日常工作相结合是领跃青训营的独到见解。
骗取航班延误险的行为如何定性?手机IMEI码是否能认定为公民的个人信息?……每天8点50分,在正式开始工作前10分钟,广州市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的会议室里都会准时响起青年干警们的激烈探讨声。他们围坐一圈,轮流开口分享自己对办案实践中出现争议问题的看法。教练则在一旁仔细倾听,适时讲解涉及到的法律知识。
每天早上上班前花上十多分钟的时间用来集中培训,这样极具特色的早课堂制度已经坚持了两年。
除了早课堂制度之外,领跃青训营还不定期开展专题授课、圆桌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让检察干警们更全面、深入地掌握业务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能。
教什么?
精品课程保持与时俱进
考虑到检察青年干警在解决实践办案中遇到的问题时往往缺乏经验,领跃青训营充分考虑日常办案的需求,推出了涵盖刑事检察工作各个方面的精品课程,领跃青训营副组长、市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主任何旭霞介绍说。
诈骗罪、故意伤害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审讯问、制作审查报告、开庭辩论……每个罪名、每个技能,领跃青训营一一设立相关的精品课程、专项讨论和集中训练,将各个办案重难点逐一攻破。
据介绍,在法律知识实务运用课程中,教练会结合法律条文,融入政策及案例,为学员提供系统讲解;答辩和辩论能力课程中,则重点讲授多种技巧提升法庭辩论和案件汇报能力,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案情,结合人民期待提出检察机关的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课程有没有用?好不好用?是青训营精品课程内容设计时所不断思考的。面对不断变化、提升的司法实践需求,教练也会定期从学员的日常办案工作中收集反馈意见来修改补充课程重点。
从学生到检察干警的角色转变,本是需要我们长期办案,不断历练才能达到的目标。但通过青训营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提升实际工作能力,一名刚刚加入青训营的学员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截至现在,广州市检察机关已培养了5名全国十佳公诉人、9名全国优秀公诉人、41名广东省十佳公诉人及31名广东省优秀公诉人等。
来,源:南方都市报、广州检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