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形势波动与科技行业快速革新的过程中,存储芯片市场的波动时常成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近日,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发布了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出存储芯片市场的最新动态。在这一财报中,美光总营收达87.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84.3%,虽如市场预期所愿,但深层次的分析却揭示了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骄人的表面之下,NAND业务却遭遇了5%的环比下滑,这一趋势无疑对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美光的DRAM与NAND业务的不同表现,凸显了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手机、汽车以及工业等应用场景中,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正在显著下降,而美光正采取措施以应对这一严峻局面。美光的首席财务官Mark Murphy指出,公司正在迅速降低资本支出,并削减晶圆产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一策略并非孤立无援,三星、SK海力士等同行业巨头纷纷跟随,开始减产以应对NAND价格持续走低的困境。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NAND市场近年来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价格自2023年10月以来经历了5个月的上涨,随后又迅速转为下跌。截止到今年11月,通用NAND价格已经从8月的4.9美元暴跌至2.16美元,跌幅超过50%,这不仅挑战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也逼迫各大厂商转向减产之路。对此,TrendForce预测,2024年第四季度,NAND的合约价格将再减少3%-8%,尽管头部厂商力求改善供需平衡,但市场上的种种压力仍不容小觑。
分析人士杨俊刚指出,引发NAND市场低迷的原因有四个:首先,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换机意愿与能力下降,尤其是在PC市场,由于远程办公与学习的常态化,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延迟;其次,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未能如预期般刺激NAND需求,尽管AI与大数据领域对存储的需求增大,但无法弥补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的下滑;第三,产能过剩是当前行业难以避免的痛点,过去的增长预期未能持续,导致部分厂商的产能闲置;最后,技术成本及压力限制了厂商的利润空间,竞争加剧使市场价格不断走低。
作为NAND市场的代表性企业,三星早在2023年就开始预见市场饱和的风险,已将NAND的产量削减了20%-25%,并在今年2月进一步减少了50%的产量,甚至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向DRAM。此举虽然是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短期下滑,却也可能在未来市场回暖时带来再次扩大的风险。与此同时,SK海力士围绕HBM和CXL DRAM的市场机会,逐步将NAND转产,这些措施虽然是自救之道,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的震荡。
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投资者对存储芯片行业的前景感到不安,铠侠在经历多次IPO失败后,愈发显露出市场需求低迷的无奈。该公司表示,也在减少NAND的产量,然而这一削减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改善供需状况,仍旧充满了变数。
减产固然是市场公司所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但在当前复杂的产业链中,这一决策也非易事。各大企业之间的减产协同性差,各自利益考量使得市场价格体系可能进一步混乱,因此需要业界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打造合理的减产与复产机制。反之,若减产过度,将使得后续复产过程中错失时机,也使市场更为动荡。
展望未来,NAND市场的复苏充满了挑战。虽然高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良好,但整体市场仍需时间去库存与复苏。AI驱动的大容量SSD需求或许是关键所在,30TB和60TB的高容量SSD正随着市场对低能耗和高效存储能力的追求逐渐替代传统机械硬盘,成为NAND供应商亟需抓住的机遇。
在这一关键时刻,企业该如何打破困境,寻求新的增长点?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存储芯片的价格波动,他们又需如何调整自身的购买策略?
总之,尽管NAND市场处于下行周期,但通过技术发展与创新,以及对新兴应用场景的挖掘,行业仍然有可能焕发新生。未来,全球各大厂商如何携手共度这段寒冬,将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只有在保持持续沟通与协作的基础上,存储芯片行业才能够走向新的拐点,实现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对于投资者而言,掌握市场脉动、总结行业教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注重洞察,不盲目跟风,才能在危机中寻求到机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