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柑橘丰收时节,砂糖橘和耙耙柑等美味水果相继上市。然而,围绕这些营养丰富的水果,一些不实传言也在网络上流传,诸如“砂糖橘中的果糖致癌”以及“耙耙柑使用了有害的退酸剂”等。这些谣言让很多消费者感到不安,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再享用这些水果了吗?
谣言一:❌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 有传言声称,果糖会促进肿瘤的发展,而砂糖橘中果糖含量很高。对此,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范志红表示,这一论断完全曲解了相关研究的意图。虽然过量摄入果糖确实有害,但我们正常的水果摄入量完全不会导致果糖过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是安全的,想要摄入有害的果糖量,得吃好几斤水果或大量饮用果汁。因此,认为砂糖橘致癌纯属谣言。
谣言二:❌砂糖橘打脱酸剂增甜。 关于砂糖橘使用脱酸剂以增甜的说法,种植户对此表示否认。实际情况是,使用脱酸剂不仅影响果实的口感,还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广西的种植户吴燕指出,虽然使用脱酸剂可以提前上市,但这种水果的味道会大打折扣,失去原本的香甜。实际上,现今农业施药的监管非常严格,种植农户不会冒险使用未批准的药剂。
谣言三:❌提前上市的耙耙柑对身体有害。 网络上还有关于耙耙柑提前成熟并使用毒性物质的谣言。四川的种植者郑显会介绍,先进的农业技术使耙耙柑更早成熟并非不可行。而华南农业大学的王惠聪教授表示,脱酸剂用来降低酸味,并不意味着增加糖度,且正常受监管的农业产品是不会使用不合规的添加剂。
总体来看,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柑橘类水果是安全的,消费者们可以放心食用这些健康美味的季节水果。通过科学的农业实践,我们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因此,面对这些谣言,不妨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审视,让美味的柑橘依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