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间成长的孩子们或许都曾目睹过动物的小生命们,它们几乎一落地便能摇摇晃晃地站立,用不了多久便能欢快地跳跃,不久之后便能独立生活。
相比之下,人类的小宝宝们显得相当弱小且似乎有些“笨拙”,他们缺乏任何自理能力,动不动就嚎啕大哭,要过了快一岁才勉勉强强学会走路。尽管他们学会了行走,但仍需家长长时间的照看,他们仍旧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
在现代社会,父母们自是能够妥善照料这些柔弱的小生命。但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险恶,远不如现在安宁。那时,大地上漫步着各种凶猛的野兽,小宝宝的哭声可能引来野兽的攻击。
显然,人类的婴儿似乎拥有一种“自杀”行为,他们不仅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反而可能招致危险。这明显对人类的生存不利。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会保留这些特征呢?
答案是,我们别无选择。这是为了直立行走而付出的代价,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无奈之举。何以理解这一点?
人类的婴儿之所以柔弱,那是因为他们其实都是“早产儿”。
别误解,此“早产儿”并非指我们常说的六七个月就出生的婴儿,哪怕是满九个月的婴儿,也是“早产儿”。这是为何?
科学研究显示,人类的婴儿本应在母体中待22个月左右才算足月。但随着人类身体结构的改变,婴儿无法在母体中待那么长时间,否则可能导致难产。
我们都知道,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然而,为了直立行走,人类也要付出代价,那就是骨盆的改变。直立行走要求人类的骨盆不能过宽,否则身体平衡不易保持,如同大猩猩那样摇摆。
去过动物园的朋友或许注意到了,大猩猩虽然能直立行走,但它们步态摇摆不定,正是因为骨盆过宽。人类骨盆变窄后,女性在生育上便面临挑战,产道口随之变窄。再加上人类在进化中脑容量激增,头颅自然变大。
大家可以想象,一边是窄小的产道,一边是较大的头颅,本已艰难的分娩更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人类的婴儿必须在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提前出生,否则难产不可避免。难产的后果众所周知,不仅孩子保不住,母亲亦处于危险之中。
可以设想,人类在直立行走的进化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人类的骨盆变窄、头颅增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那些等到22个月左右才出生的婴儿通常遭遇难产,结果不言而喻。最终,那些能在9个月左右提前分娩的群体存活了下来。
由于婴儿提早了一年出生,他们的发育自然不完善,这是人类婴儿脆弱的根本原因。刚出生的婴儿只具备基本的生存本能,其他能力一概缺乏,全靠父母照料。婴儿不会说话,只能以哭泣表达需求,父母只能猜测他们的意愿。
那么,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中,脆弱的婴儿是如何存活下来的呢?
尽管原始社会的环境远不如今日,但那时的人类已经开始群居,并在约200万年前掌握了用火。火不仅让人类享用美食,还能驱赶野兽,多数野兽对火有着本能的恐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原始人类有了火和群居生活便高枕无忧。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依旧艰难,与当时的动物无异,他们更多是在求生而非生活。尤其在早期,人们每日都在为食物奔波。
这使得父母不得不带着孩子一同外出狩猎或采集食物,婴儿在不断移动的环境中成长,这种生存机制也一直延续到今天。许多婴儿放在床上便会哭泣,唯有抱着并在移动中才会安静下来。
即使今日人类生活环境已大为改善,婴儿们仍然保留着在移动环境中才能安宁的本能。
还有,别看婴儿柔弱,他们的抓握能力却异常强大,与他们娇小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大多数父母都曾感受到婴儿强而有力的抓握。为何如此?
很可能是因为人类的祖先曾居住在森林中,那时的婴儿必须紧紧抓住母亲以防坠落,那些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婴儿被自然淘汰。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不要只看到人类婴儿的柔弱,实际上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例如,人类婴儿的大脑如同一张白纸,除了基本生存本能外,别无他物。然而,这张“白纸”在后天的教育下,最终能塑造成豪华的五星级酒店。
与此相反,动物幼崽的大脑则像一个已建成的简陋茅草屋,虽然“小巧玲珑”,但终究是茅草屋。等到人类婴儿成长为“五星级酒店”之后,人类与动物的差异也就完全显现了。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动物界的进化和生活方式低下,地球上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没有优劣之分。
总而言之,婴儿可能显得柔弱且“无知”,但没有他们的“无知”,便没有人类的未来,这并非夸大其词。
因此,新晋父母们,不要因孩子的哭泣而心烦意乱。多数情况下,哭泣代表着健康。那些不会哭泣的婴儿,实际上已经被淘汰了。
试想一下,如果新生儿连“用哭泣表达需求”的本能都没有,年轻的父母们岂不是更加担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