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评估:财政乘数揭示消费新趋势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不断推出以旧换新等消费品补贴政策,以提振消费市场、激活内需。这不仅是对经济的有力回应,更是一轮针对耐用品消费回落的深思熟虑的行动。根据中金公司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的四轮消费品补贴政策分别发生在2009年、2015年、2022年,以及刚刚启动的2024年,背后皆是对当时经济环境的积极响应。每一轮政策都有其独特的财政规模以及对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其中2009年至2011年的补贴规模最大,与当时的经济复苏双重驱动息息相关。不难发现,2024年的以旧换新政策,预计补贴总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这一数额相当于上年GDP的0.12%,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规模。这样的政策如何促进了消费,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财政乘数效应?

为了更好地评估这些补贴政策的效果,中金公司设计了一套财政乘数的计算框架。简单来说,财政乘数用于衡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财政补贴支出将拉动多少个单位的消费品销售额。研究显示,这些财政补贴在政策实施的当期能显著提振消费,但透支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显现,从而导致累计乘数在政策退出后通常会降至1以下。从历史经验来看,政策执行时的力度与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其长期乘数的表现。

以2009年的汽车和家电补贴政策为例,汽车补贴政策的财政规模约为281亿元,拉动的零售额高达1952亿元,显示出财政乘数高达7.0,相对的,家电补贴的乘数为3.5。这些政策在短期内极大提升了乘用车、空调、冰箱等耐用品的销量,为推进消费市场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透支效应会在政策退出后极为明显,造成长期效果减弱。

中金公司的研究指出,政策的执行时间与透支效应的大小紧密相连。一般而言,政策执行时间越长,透支效应越容易在执行期间逐步体现,而在政策撤离后,便能够完全消除这些透支影响,长期的财政乘数则可能表现得更加乐观。相反,若政策执行时间较短,透支效应可能在政策退出后迅速显现,从而导致累计乘数的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过去几轮消费补贴政策的财政乘数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这与居民耐用品的保有量逐步饱和密不可分。随着家庭耐用品数量的达到饱和状态,更多的补贴政策所刺激的其实是置换需求,而非新增需求,因此所引发的消费弹性明显减弱。但同时,供给侧的创新又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量。这一点在2024年的汽车政策中得到了体现,虽然市场竞争趋于成熟,但电动车的快速渗透也显著提升了政策的财政乘数。

通过分析汽车和家电补贴政策,我们可以发现,汽车政策的当期财政乘数通常高于家电政策,但其长期乘数却较低。这种现象与商品的单价及补贴额密切相关:汽车的单价和补贴金额远高于家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民众在当期大规模购买。而另一方面,汽车作为耐用品,消费者在购买上的选择往往更为谨慎,从而导致更明显的透支效应,最终影响长期乘数的表现。

最新的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在实施速度上相对较快,特别是在汽车领域,推动了政府补贴的落实,而家电的推进则显得较为缓慢。根据我们的推算,2024年这一政策的财政补贴规模将近1500亿元,其中四季度的补贴将超过1100亿元。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以旧换新商品零售额的增速改善,并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形成了明显的提振作用。

综上所述,消费补贴政策不仅是对当下经济问题的回应,同样也是推动长期内需增长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消费结构不断调整,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未来,如何在鼓励消费之余,平衡透支效应和长期拉动,更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无论是政策的执行,还是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心态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