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如何做好“绿色低碳”这篇大文章,让能源更加清洁高效、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能源集团”)积极把握发展大势,直面挑战求新求变,多维度构建主营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以“绿”为底,向“绿”而行,答好能源体系绿色转型的时代命题。
“绿”动不辍 从蓝图到现实的突破
2024年11月底,内蒙古能源集团所属锡林热电公司凭借在固废管理和环保创新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2023年度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优秀奖,标志着该公司在环保领域的努力与贡献得到了环保主管部门和业界的高度认可。该公司于2023年安装了两套出力为60T/h的粉煤灰分选装置,成功投运后,不仅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减轻了地方的环保压力,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这是内蒙古能源集团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部环节的一个缩影。
▲长城发电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企业首个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大型能源企业,内蒙古能源集团心怀能源安全这一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紧紧围绕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这一战略定位,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立多元、稳定、安全的供应体系,一手抓煤电、煤炭等传统能源项目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手抓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和技术装备转型升级,助力自治区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
在传统能源保供方面,目前在运在建火电装机规模达到1671万千瓦,规模创历史新高。机组装备技术水平行业先进,大型超超临界先进火电机组占比近70%。22台机组尖峰时段满格发力、顶格保供,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超5300小时,日发电量最高达1.93亿千瓦时,日均发电量达到1.4亿千瓦时。2024年投资11.58亿元实施了35个“温暖工程”项目,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用户15万户,使供热能力达到1.1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增至7000多万平方米。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序替代方面,抢抓国家发展新能源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全面落实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计划,加快布局建设大型风电、光伏项目,新能源在运、在建、拟建装机已超过5000万千瓦,持续在自治区新能源发电主赛道领跑,新建新能源项目全部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生态保护、新能源发电、林沙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举多赢”。
“碳”寻不止 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既要守住能源安全保障底线,更要提升能源稳定供应“绿度”。依托于自治区煤炭资源、特高压外送通道以及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等独特优势,内蒙古能源集团加速布局清洁高效煤电项目,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正在建设中的金山三期项目
2024年,金山三期、准大二期4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其中金山三期项目是国内首台套百万级最大双抽热电联产机组,各项指标均达同类机组最好水平;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全厂废水零排放,配套建设粉煤灰深加工系统,实现固废综合利用;呼市金山四期、包头喜桂图4台66万千瓦火电项目于2024年12月17日开工建设;依托新能源大基地规划的乌兰布和4×100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内蒙古能源集团围绕做好降碳减污这篇大文章,通过稳步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加快传统火电厂转型为环境友好的“绿电厂”,在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的基础上,全力降低度电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提升清洁高效发展水平,实现降碳减污协同效应。
在运的1007万千瓦火电机组中,55%的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具备深调能力,新建的8台机组全部投运后,深调能力最高可达80%;年度投资近1亿元实施了汽轮机通流改造、高能耗电机升级换代、大功率高压变频技术、空预器新型密封、辅机提效等37项新技术应用及升级换代改造;18台燃煤机组完成热电联产改造,供热面积增长14.8%,燃煤机组综合效率、资源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火电单位乘着“双碳”目标落地的东风,传统煤电已驶上低碳转型的“快车道”。
追“新”逐“绿” 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推动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意味着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跟得上、能满足”,还要“提品质、增效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赋智、赋值,更为绿色转型提供新的动力。
2020年,国家“双碳”目标出台,在中国掀起一场能源革命的“新”浪潮,催生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同年11月,《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新能源开启新征程,新征程激励新跨越。这一年,内蒙古能源集团以“追风逐日”的发展思维,积极投身建设“光伏海洋”“风电绿洲”和“生态样板”。
▲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
2024年,2000多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分布于自治区8个盟市、16个旗县、221个村嘎查,东西横跨近3000公里,项目总占地范围850余万亩,这是集团公司发展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新能源项目。其中,风电项目率先在国内批量化使用陆上最大风机机型10兆瓦风机,光伏项目选用575瓦及以上N型双玻大功率、高效能组件。全部投产运营后,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是火电装机容量的3倍,年发绿电可达51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50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4000万吨,相当于种植22亿棵树。
一排排光伏板横卧山间、熠熠生辉,一座座风机矗立山脊、迎风转动,将太阳能、风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清洁绿电……内蒙古能源集团统筹布局、精耕细作,成功打造“风电光伏一体化”产业格局,以及基于防沙治沙、采煤沉陷区治理的解决方案,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标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高度。
数智赋能 从试点到推广的进阶
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一环。内蒙古能源集团坚持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产业信息化变革浪潮中争当“头雁”。
走进长城发电公司集控室,“智慧电厂”数智大屏映入眼帘。屏幕上,生产指标、运行状态、设备预警等数据一目了然,辅以大量运用机理模型和网络神经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企业管理效能持续迈上新台阶。在金山三期项目施工现场,由“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智慧工地”,通过高空360度鹰眼监控、现场施工人员准入道闸系统、全天候定时定点无人机自动巡航等智能监控防范体系,为整个工地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等全方位的实时监控。随着传统火电厂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蝶变升级,智慧化场景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
▲乌斯太热电厂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投运
事实上,“智慧电厂”“智慧工地”只是内蒙古能源集团主动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路径的一个写照。通过数智赋能,内蒙古能源集团积极开展先进高效燃煤发电、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等领域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智慧矿山、智慧电厂、智慧供热、智慧基建,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在乌兰察布地区建设50万千瓦“风光氢储”实验实证基地,聚力打造国内首个“风光氢储”全产业链实证测试及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测基地。探索长时储能和先进技术路线融合发展模式,提升系统电源侧调节能力,积极为自治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行先试。与院士工作站、大青山实验室、怀柔实验室等对接合作,探索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依托高校开展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风光火储氢新型能源供给体系开展先进技术研究,在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消纳送出、风光火氢储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氢能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谋划科技示范项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2024年12月17日,1034万千瓦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中继续展现“蒙能作为”。12月31日,2024年最后一天,随着西苏100万千瓦风储等项目同日成功并网,近2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并网发电”的既定目标,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机一举突破1.35亿千瓦,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超过火电装机目标,如期完成自治区交给集团公司的新能源项目建设任务。
向“绿”而行,以“质”致远。内蒙古能源集团将进一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对产业的“深剖精解”,促进含“金”量、含“绿”量倍增,同时对标行业前沿,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提档升级和华丽蝶变。
来源: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统战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