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颐
“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即将迎来寒假的大学生们,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满屏“竞赛通知”。
这类所谓的“竞赛”,圈内俗称“水赛”。别看不少赛事听上去很“高大上”,动不动就是“国家级”“世界级”,实际上组织涣散,没什么公正性可言,不过是一场“掏钱游戏”。此前就有报道称,参与者只需花几十元报名费、提交简单的作品“走个过场”,即可轻松获奖,有的机构甚至直接出售相关证书。也有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大学生学科竞赛奖项比例高达参赛总人数的50%以上。概言之,要么不请自来,要么量身定制,各种巧立名目,“含水量”太高,“含金量”太低。
“水赛”的存在,充满了讽刺意味。本应是“过关斩将”的竞赛,结果变成了皆大欢喜、你情我愿的买卖,买家还是最不该投机取巧的大学生。更不必说,他们之所以如此费尽心机,是为了在综合素质测评获得加分、好拿奖学金,或是为了在保研中多一些筹码,或是让个人履历显得更有分量。甚至有人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经验帖——“5分钟2张国家级证书”“22个水奖,帮我拿下1.8万元奖学金”。明明是弄虚作假、不当得利,却描述得如此轻拿轻放、洋洋得意,着实荒诞,令人咋舌。
成长成才从来没有“终南捷径”,大学生理应具备这样的“人间清醒”。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讽刺“水赛”,一名大四学生还专门办了“水赛杯”,披露了大学生眼中的“水赛”逻辑。让人颇感黑色幽默的是,这场“假比赛”居然吸引到了真正的赞助商,有人拿着比赛的获奖证书去申请综测加分,竟然真的瞒过了老师的眼睛。
这或许是更值得担心的问题。如果每所高校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这样的“歪脑筋”估计难成气候。但若是甄别能力不够强,又确实有人成功钻了空子,就难免会助长不良风气,甚至滋生买卖专利、学术造假等舞弊行为,侵蚀教育公平的土壤。这种“精致的钻营”,显然有违高校“以赛代练”“以赛促教”的初衷,不符合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方针。
挤出“水赛”的水分,关键在于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不妨减少对竞赛获奖这些硬性指标的依赖,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细化综合素质测评的规则,严格审核和把关竞赛的资质,必要时可探索将其纳入校园诚信体系,遏制“不劳而获”的冲动,引导学子抛弃功利心态。由于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学校应定期更新竞赛的“白名单”与“黑名单”,让无意“水奖”者提前避雷。对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水赛”,监管力量也应细致排查、露头就打,让畸形的“竞赛生意经”无利可图。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一言蔽之,真才实学才是最好的“加分项”,纸面上的“优秀”不要也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