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节快到了,“彩礼” 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在现实生活中,因彩礼产生的纠纷着实不少。因彩礼数额分歧,最终分道扬镳;婚礼后感情不和离婚,男方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双方对簿公堂,彩礼纠纷不仅关乎夫妻二人的情感,还给各自的家庭之间造成了矛盾和烦恼。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彩礼纠纷,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至关重要。无论是即将结婚的新人,还是关注社会现象的热心群众,都有必要搞清楚彩礼在法律上的性质、哪些情况需要返还彩礼以及返还的具体规则等问题。这不仅能提前规避风险,在遇到纠纷时也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让彩礼回归它“祝福”的本意。接下来,咱们就深入剖析一下彩礼那些事儿。
一、彩礼究竟是什么?
彩礼,也称为 “聘礼”“纳彩” 等,通常指男女双方以缔结婚姻为目的,按照当地民间习俗或习惯做法,由一方(一般是男方)给付另一方(通常为女方)及其家庭的礼金及贵重物品。它源自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 “六礼”,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其实古时候男方有彩礼,女方一般也有陪嫁,意在门当户对,保障女方在男方家可以有对等的地位,不至于被弱化了。演变至现代,彩礼已经有些“变味”了。
二、哪些属于彩礼?哪些不属于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
下列情形给付的财物,不属于彩礼:
(一) 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
(二) 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
(三) 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唉!不敢想象热恋中的情侣发红包备注红包性质,送礼物要发票的场景。
三、哪些情况能要求返还彩礼?返还多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共同生活
因为给付彩礼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缔结婚姻,若最终未登记结婚,彩礼给付的基础丧失,收受彩礼一方继续占有彩礼于法无据,原则上应返还。
- 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已共同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 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
未共同生活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没有共同居住、没有经济上的相互扶持、没有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等。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 “共同生活” 较为复杂,有的夫妻虽同居一家,但分房居住、经济独立,此种也可能被认定未实质共同生活;而有的夫妻虽偶尔短暂分居、没有共同生活,但整体上仍相互扶持、共同经营家庭,法院会依据实际细节综合考量。
- 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人民法院认定彩礼数额是否过高,应当综合考虑彩礼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
- 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
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离婚时,给付人请求返还彩礼的,法院应视情况支持。这里的 “生活困难” 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属于绝对困难,而非相对困难。
四、彩礼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当彩礼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协商解决(平和,无强制力)
- 调解解决(平和,无强制力)
- 诉讼解决(激烈,有强制力)
彩礼纠纷中谁是原告?谁是被告?
- 婚约纠纷中,男女双方及其父母为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 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 离婚纠纷中主张返还彩礼的,当事人为夫妻双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
五、如何收集与彩礼相关的证据?
在彩礼纠纷案件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彩礼纠纷中的常见证据类型及注意要点。
- 银行转账记录(备注)
- 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备注)
- 聊天记录(内容,与转账记录对应)
- 证人证言(佐证)
- 通话录音(合法取证、不违法、不侵犯隐私)
- 订婚仪式、婚纱照拍摄、酒席预定等筹备婚礼相关凭证(支出、开销)
收集证据时,一定要确保合法性、连贯性与完整性,各个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从彩礼给付原因、过程到结果都有证据支撑。
综上,彩礼返还问题,既关乎法律规定,又牵涉人情世故。了解清楚彩礼的法律性质、返还情形、数额确定方法以及证据收集、解决途径等要点,能让我们在面对彩礼纠纷时更加从容。希望“彩礼”能够回归其本意和祝福的初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