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盆儿胡同,名字通俗但很传奇

老北京的胡同名五花八门,而且许多都挺通俗、甚至难听,比如粪场胡同;也有些历经变化,一部分是讹传、属无意,也有刻意雅化的,单个的就不提了,解放后(1965年)就进行了集中整顿,所以现在很多都是这次改名的结果。但也有没改的,比如南城的盆儿胡同。

这地儿挺有意思,别看名字也挺通俗的,但不难听,反而觉得很接地气儿。北京的胡同名字繁杂、字数也不同,有三、四个字儿的,比如西花厅胡同、百花深处胡同等;俩字儿的最常见,但这算是一个字儿的。写出来当然是俩,但不能叫盆、儿胡同,这是儿化音,跟“罐儿”胡同一样。最关键的是这里历史悠久,且极具传奇色彩。该胡同在菜市口大街以西,南起白纸坊东街,北至南横西街。据说元朝时叫火焰营,因为当地居民“爱玩儿火”:以烧制磁盆儿为业。

那位说了:城里还能起火烧窑哪?您别忘了元朝没有外城,城市位置都比明清偏北,所以那会儿离都城还挺远呢。明初形成街巷,干脆改称盆儿胡同,至今成了少数五六百年没改名的胡同。这里曾有许多重要建筑,并与许多名人和大事产生联系。今58号是十五中初中部,该校起始为私立京师闽学堂,1902年由福建籍邮传部尚书陈玉苍创办;旧址在宣外大街南端路西,1926年改称春明公学女校,1932年改为春明女子中学。

1950年改为北京第五女子中学,1970年在盆儿胡同建一四零中学(旧址则改为菜市口中学、宣武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现为广阳谷公园的一部分)。2015年与十五中合并,写《城南旧事》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老电影《十字街头》的女主演白杨,作家张恨水的夫人周南,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等都算该校校友。

胡同南端原有玉皇庙,明建,清顺治大修,道光重修并改称三教寺,约在今白纸坊东街25号院位置。我们都知道,不管寺还是庙都有宗教有关,也与儒家有关、比如孔庙;常说的“三教九流”,其中的三教便指僧道儒。但一般情况下三类寺庙“各自为政”,合在一起的不多见,全北京也没几座(我知道通州和密云还各有一座)。此寺以南的路段也以三教寺为名,1965年并入白纸坊东街。

三教寺以西原有天仙庵,也已无存;另一个近邻也是寺庙,但更大、更有名;叫万寿西宫,即今万寿公园。虽然现址标为白纸坊东街29号,其实就在盆儿胡同西侧;原名宏仁万寿宫,建于明万历年间,分东西两院;其实东宫就在盆儿胡同,往西二百米才是西宫。万寿东宫有文昌殿,文昌帝君主宰士人功名禄位,加上周边会馆云集,所以进京赶考的举子多要到此朝拜,故香火极盛。后来不知因何没落,乾隆年仅剩书中所记七个字:遗址仅存,无椽矣。

万寿西宫有关帝殿和吕祖殿,供奉三国名将关羽和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清末改成奚公子家庙;至奚熙明,文渊阁大学士奚裕德之子,其子是名震菊坛的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这里还流传着“万寿西宫未出嫁的娘娘”的故事,1956年辟为公园,其北原来还有一座“岳云别墅”,这就牛了,岳云不是大英雄岳飞之子吗?宋朝名将还在这儿建别墅了哪?

别误会,跟岳家军没关系。此地原为浙江鄞县会馆,1907年张百熙去世,亲友为了纪念他,在此筑园修亭、建祠堂。张百熙是晚清政治家和教育家,前几天咱刚说完“清学部”旧址,就是他提议增设的;您知道京师大学堂吧,即北大前身,创办过程中张百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他是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因生前的书房名为“岳云楼”,所以才在祠堂大门悬挂“岳云别墅”匾额,也称岳云别业。

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这里成为当时最大进步社团:少年中国学会会址,进步青年和革命者聚会交流的重要场所,李大钊、张申府、邓中夏等人多次在此集会,还办过纪念活动。但七七事变后被日寇侵占、作为警备司令部,在此杀害了不少革命群众,并在盆儿胡同设白面房和押房。白面房可不是卖粮食的,而是诱导、甚至强制中国人吸毒的地方,把钱压榨光后就“鼓励”他们去押店贷款,赚取高额利息。

前几年有部电视剧叫《新世界》您看过没?里头提到多处北京地名儿,尤其南城:尹昉演的徐天在白纸坊当警察,孙红雷演的金海住在平渊胡同,都是这附近。不过平渊胡同本名平渊里,就在盆儿胡同北段路东;还有附近的大、小川淀胡同(现已不存),全都有白面房跟押房,是日寇制售毒品“集中之地”、残害国人最严重的地方。

解放前夕,我党派出许多地下工作者到北平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当时盆儿胡同北端有家烧饼铺,便是地下党员的秘密活动地点。解放后,岳云别墅先后改为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轻工工程学院,即盆儿胡同55号,现在是什么单位就不清楚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