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当赵匡胤的“尔朱荣”,为何却混成了何进?

尔朱荣,北魏末年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似乎还真找不到类似的人物,放眼全世界,似乎只有日本战国时期的枭雄织田信长跟他的人生轨迹类似。其平定六镇起义之后,趁北魏皇室暗弱,执掌天下权柄,拥军数十万,手下有尔朱兆、高欢宇文泰侯景慕容绍宗贺拔允彭乐李元忠高敖曹等未来搅动天下风云的猛士。但是,其结局却极为惨淡,狂妄自大下,孤身入后宫,被孝庄帝所伏杀。

以尔朱荣当时的实力,完全有资格和后世的赵匡胤做同样的事情,只要煽动军队哗变,大军直接开进洛阳,然后来个黄袍加身,那估计后面就没有高欢和宇文泰什么事了,可惜其政治权谋能力达不到,最后却活生生变成了汉末大将军何进,死于非命不说,还间接引发了天下大乱。不过细数尔朱荣传奇的一生,也是一部精彩纷纭的历史。

尔朱荣之死

尔朱荣,字天宝,生于北秀容(今山西省朔州市或忻州市一带),是北魏末年最具影响力的一位重要权臣与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部落酋帅之子,到成为北魏末年政治舞台上的翻云覆雨之人,最终却又落得个身败名裂而死于非命的下场。尔朱荣手握重权,一度掌控了整个北魏的朝政,然而,他为何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尔朱荣的崛起,离不开北魏末年的动荡局势,最著名的就是六镇起义,当北魏定都平城时,距离北中国草原太近,由于北方草原的柔然突厥等实力强盛,所以需要重兵驻防北魏的北部疆域,在此情形下,北魏北部六镇设立,这部分军队受到朝廷的格外重视,但是自孝文帝时期,迁都洛阳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难移,六镇军户成为了边塞军队,地位一降再降,到了北魏末期,北魏朝局混乱,财政常年赤字,对六镇军民完全放任,导致了底层不满而哗变,随后引发了一场震动北魏江山的六镇起义。

尔朱荣平定六镇

当时,北魏朝廷无力平叛,为了镇压起义,采用了自古以来都惯用的办法,那就是给地方募兵权力,以帮助朝廷平定叛乱,此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东汉末年的天下诸侯,就是靠着这套政策崛起,最终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尔朱荣因为家族财富殷实,所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在朔州北部招兵买马,迅速壮大力量,然后率军镇压农民起义,自此开始了崛起之路。

孝昌二年(526年),尔朱荣举兵袭取肆州,自置官吏,兵势渐盛。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杀,这一事件成为了尔朱荣进军洛阳、掌控朝政的契机,当然传言孝明帝临终前有衣带诏传出,尔朱荣是奉诏而来,但是大概率是尔朱荣为了名正言顺的托词。在高欢的建议下,尔朱荣以孝明帝之死为借口,率军南下,随后迅速掌控了洛阳。

六镇起义

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在洛阳几乎没有根基的尔朱荣,做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落了天下人口实,尔朱荣为了清除北魏朝中勋贵,假称高阳王元雍谋反,纵兵屠杀北魏朝臣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这一事件不仅让尔朱荣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更在政治上为他铺平了道路,使他得以安插亲信心腹,占据朝廷要职,彻底掌控了北魏朝政,从此尔朱荣在北魏只手遮天。

然而,尔朱荣的统治并未能长久维持稳定。他贪婪暴虐,急躁无谋,重用酷吏,任人唯亲,这些行为都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他长期折磨虐杀六镇降兵,其兄弟子侄在他的纵容包庇下,亦施政残暴,多行不法,动辄屠杀数万降兵,替尔朱荣私吞国家赋税,卖官鬻爵,大肆敛财,奸淫掳掠,致使民不聊生,百姓们皆对尔朱氏心怀怨恨。这样的统治方式,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为尔朱荣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尔朱荣在政治上的失误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他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在政治上却显得力不从心。他试图通过镇压异己、安插亲信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这些做法并未能真正解决北魏末年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相反,他的这些行为更加激化了朝廷内外的矛盾,使得他的统治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尔朱荣南下

此外,尔朱荣在用人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他虽然善于识人用人,但却未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他手下的许多将领和官员都拥有出色的才能和领导能力,但由于尔朱荣的猜忌和打压,这些人才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尔朱荣也未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官僚体系来维护他的统治地位。他的统治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政治智慧和手腕,这使得他的统治地位变得日益脆弱。

尔朱荣的失败还与他个人的性格和决策有关。他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和远见卓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时,他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在对待孝庄帝元子攸的问题上,他未能及时察觉到元子攸的政变意图,反而因为大意和骄傲而疏于防范,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被杀。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尔朱荣统治的终结,也使他成为了北魏末年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

尔朱荣的失败还与他所代表的集团利益有关。尔朱氏集团是一个主要靠武力攻讨起家的军政集团,其领导层的整体政治素质不高。特别是核心领导层,几乎都是有野战之力而无经邦之才的武夫。除了尔朱荣以外,其他人如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世隆等都志识无远,所争唯权势,所好惟财色。这样的集团利益格局使得尔朱荣在统治过程中难以摆脱个人和集团的私利束缚,无法真正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来制定和执行政策。这也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元子攸

另外,尔朱荣在处理胡汉关系上也存在严重问题。他作为鲜卑胡人出身的将领和统治者,在控制北魏朝政后所采取的统治措施无不是对六镇反汉化势力做法的继承而与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背道而驰。他未能意识到胡汉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反而采取了一系列加剧彼此对立的措施。这使得胡汉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并最终造成了尔朱氏集团的败亡。

尔朱荣最主要的还是缺乏掌控天下的眼界,但凡其多读点历史,就可以轻松学会许多妙招。尔朱荣其实完全可以学习刘裕最初掌权的时代,自己主管军事,然后以自己手下的政治强人来主持朝政,高欢就很适合坐镇洛阳,帮着尔朱荣执掌朝廷,同时效仿曹操另立都城,而开封或者邺城距离洛阳都很近,完全可以遥控京师,这样尔朱荣既可以离开洛阳这个旋涡规避风险,又可以全方位控制整个北魏江山,一举多得的情况下,还可以不知不觉间将政治中心迁移到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河阴之变

另外就是尔朱荣篡位之心过于急切,其入京才不过两年,尚未真正掌控好天下,而且在执掌朝政之后,没有施恩于天下,也没有立大功于国家,更没有争取到天下民心,在这样情形下,就专横跋扈,指挥军队开始为篡位做准备,引发了全天下人的猜忌,最终逼得北魏皇室不得不拼死一搏。

试问古往今来,哪位篡位成功的权臣不需要数十年的辛苦经营?曹魏取代苟延残喘的东汉,都用了二十多年和两代人的努力,还手握重新统一北方的功勋。而西晋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到司马炎登基,历经了三代四世近二十年时间,期间还主持灭了蜀国,国家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可尔朱荣何德何能,六镇起义非其一人所平,屠戮功勋更是引发天下震动,一切皆归罪于其处事过急躁,给人一种枭雄的观感,如此短视,岂有能成功之理?

尔朱荣之死

综上所述,尔朱荣之所以失败,既有他个人的性格和决策问题,也有他统治方式的失误和用人不当的问题;既有他代表的集团利益格局的局限性,也有他处理胡汉关系上的严重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尔朱荣的最终失败。他的失败不仅标志着北魏末年政治斗争的一个阶段性的结束,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启示:一个统治者要想长久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腕、正确的用人之道和有效的官僚体系、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民族立场以及处理复杂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