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智勇双全,却死于司马懿的私心之下

要问曹魏五子良将中,谁的死令人不甘,此人必然是张郃,张儁乂。为什么他的死令人不甘?

因为他的死,完全死于一个人的私心,而此人正是司马懿,可以说张郃的死,绝大部是司马懿造成的。

如果张郃不死,司马懿是否能够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那就成了未知数,曹魏接下来走向,估计就是另一番道路了。

面对张郃的结局,本人只想用一句词来形容“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对于突如其来的意外,再厉害人物也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张郃这位名将,传奇有令人不甘的一生吧!

一、官渡兵败投明主

张郃,字儁乂,是冀州河间郡鄚县人。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张郃应诏入伍,参军讨伐黄巾叛乱,因为作战勇武,被上司赏识。

后来张郃几经辗转,成为了韩馥麾下的军司马,直到初平二年(191年),韩馥的部将麴义反叛,韩馥与麴义交战,结果失利。

袁绍与韩馥有旧怨,见到韩馥失利,便派人与麴义结交。

谋士逢纪趁机对袁绍道:

“主公,欲做大事业,若不占领一个州之地,那就没有根基立足。

如今冀州兵精粮足,但州牧韩馥却才能平庸,我们可以暗中约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让韩馥得知此事后,他必然会害怕恐惧。

同时我们再派一名能言善辩之人向韩馥陈述厉害。

到时韩馥必然会为自己的处境感到艰难,到时我们可以以分担为由,趁机占据他的位置。”

袁绍认为逢纪说得十分有道理,随即就给公孙瓒修书一封。

公孙瓒正愁没有机会来下,接到袁绍的书信后,就率兵南下,明面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暗地里计划着暗中偷袭韩馥。

袁绍见公孙瓒行动后,立即派自己外甥高干以及颖川人荀谌等前去游说韩馥,荀谌等人一见到韩馥,就直言道:

“韩公,公孙瓒已经趁机南来了,而且您下辖的各郡都响应了公孙瓒。

袁将军听说后,也率领军队向东而来,他们的意图都难以预料。

我们从心里为您的处境感到担忧啊。”

韩馥一听两路大军向自己袭来,立刻就慌了,赶忙问道:“先生,时局既然这样,我该如何办呢?”

荀谌道:

“韩公,您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若论宽厚仁爱,接纳贤才,使天下人归附,这方面您和袁绍比起来如何?”

韩馥答道:“我不如他。”

荀谌又问道:

“若论临敌制胜,智勇超人,这方面您比起袁绍来又如何?”

韩馥说:“我不如他。”

荀谌再问道:

“若论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益处,这方面您比起袁绍来又如何?”

韩馥再次答道:“我不如他。”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荀谌接着道:

“袁绍所处勃海虽是一个郡,但实则相当于一州了。

如今将军您在上面三方面均不如袁绍,但官职却长期居于袁绍之上,像袁绍这样的当代豪杰,必然不肯屈居您之下。

而如今公孙瓒率领燕、代的士卒,朝着冀州袭来,他的兵锋不可抵挡。

冀州可是天下的重镇,如果公孙瓒和袁绍两支军队合力围攻之下,冀州必然难以保全。

由于袁绍是您的故旧,并且还结成了同盟。

因此眼下,唯一的出路,不如您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吧,这样既能保全冀州,还能让袁绍对您非常感恩戴德,同时还抵抗公孙瓒的来犯,此所谓一举三得啊!

最后还能让您有让贤的美名,面对危局,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对此希望您不要再有所疑虑了。”

韩馥本来性情怯懦,在荀谌游说,便同意了荀谌的计策。

当韩馥听从荀谌出让冀州后,作为韩馥部属的张郃,见到韩馥大势已去,便率兵投靠了袁绍。

同时南下的公孙瓒听说冀州归附袁绍的消息后,怒不可遏,明明说话的瓜分冀州,袁绍竟然像独吞。

二话不说,公孙瓒就率军攻打冀州,袁绍见公孙瓒没有退兵,于是就让大将麴义率军反击。同时提拔张郃为校尉,让他随军攻打公孙瓒。

由于张郃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最后因军功累计迁升为宁国中郎将。

从初平三年(192年)开始,袁绍就以冀州为根据地,开始了四处征伐,相继拿下了青、幽、并三州,可是其中却并未见到关于张郃的记载,不知道是没有立下战功,还是没有得到重用,其中留下的空白,那就留待诸位去考证吧!

时间一晃就来到建安四年(199年),当北方已定,袁绍便把目光落到自己邻居曹操身上了,到了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挥军南下准备进攻许都,从此官渡之战就拉开了序幕。

在一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攻伐过后,双方来到相持阶段。此时对于曹操来说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因为曹操没粮,这个消息刚好袁绍也知道了。

为了防止曹操偷袭自己的粮道,袁绍特意派遣淳于琼督粮草于乌巢。

作为袁绍手下谋士沮授建议应该再派一支军队护送,加一个双保险,可惜袁绍没听。

而曹操听说袁绍粮草重地后,不顾将士反对,决意亲自率精锐袭击乌巢。

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的消息后,袁绍没有当机立断去救援,而是手下商议。

此时张郃出来抱拳说得:

“主公,曹操出击必然是精锐,淳于琼等人必然难以抵挡他们的攻击,若是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主公的大业就会毁于一旦,请主公不要迟疑了,赶紧尽快带兵去援救吧。”

本来张郃建议在当时看来是最正确的选择,可是偏偏袁绍多谋少断的性格发挥了作用。

谋士郭图见主公还没有下定决心,就提出自己主公:

“主公,与其派兵救援乌巢,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这样曹操势必回救,这样不仅能救淳于琼于,还能来一个以逸待劳。”

张郃立刻反驳道:

“主公不可啊!曹操必然会让大将镇守的营盘,空难快速拿下,到时不仅淳于琼救不了,还失去乌巢,到时我们就败局已定了。”

可惜郭图是袁绍的心腹,结果袁绍自然是听从郭图建议,只是派遣轻骑去救援淳于琼,并且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

此时,曹军大营的守将是曹洪,荀攸是谋士。

果然如张郃所料,曹军大营难以攻克。

传到袁绍这边消息时,曹军大营没有拿下,同时,乌巢粮草也被曹军焚毁殆尽。

计策失效的郭图立刻站出来甩锅道:

“主公,张郃等人本就小人计策不满意,自然不肯卖力攻打曹营,如今眼见我军处处失利,便出言不逊说是主公无能才导致如今的局面,他们不仅不感到,恐怕还在暗中窃喜了。”

率军回营的张郃、高览等将领,听说郭图在主公面前诬陷他们出工不出力,还暗骂主公无能的消息,大伙商议后,都还回去会被追究,于是果断烧掉了攻城橹,掉转马头就去投降曹洪了。

当曹洪面对张郃等人投降时,内心疑虑不定,因为前几个时辰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此刻就要变成抗敌的同僚,你说哪个正常遇到能不怀疑呢?

可是谋士荀攸就是非常之人,他劝慰曹洪道:

“将军,我观张郃等人此来,必称心归附,他们连攻城器械都烧毁,如此回去,怎么与袁绍交代呢?

再说袁绍器量狭小是天下共知的,在他手下共事,难免会遇到麻烦,此刻他们来降,必然是遭受不公待遇,对此您还怀疑他什么呢?”

在荀攸劝说下,曹洪这才接受了张郃等人的投降。

而此刻曹操还没有回营,当等到他回营后,曹操听说张郃已经向曹洪投降事情后,感到十分高兴。

曹操立刻召见了张郃,对张郃道:

“儁乂啊!孤今日最高的事,不是烧乌巢,而是得你这良将,你投靠孤,就像微子去殷,韩信归汉啊!”

在张郃在曹营还未建立寸功之时,曹操拜张郃为偏将军,封其都亭侯,可谓信任有加。

当张郃遇到自己明主后,他毫无波澜的十数载又会激起什么样的浪花呢?

二、从征四方立战功

当张郃成为偏将军后,在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就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率军围攻了邺城,同时张郃也带兵,随着曹操一起攻打邺城,然后占领了邺城。

到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袁谭负约为名,率领张郃诸将到渤海攻打袁谭,而张郃单独率军就包围了雍奴,击溃了袁军。

建安十一年(206年)秋八月张郃再次领兵,到东莱郡讨伐海贼管承。

到了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了彻底肃清袁氏残余势力,在做前期物资准备后,便下定决心远征乌桓。张郃也是远征将领之一,在攻打乌桓老巢柳城的时候,张郃与张辽、曹纯等人都是先锋军中。

当曹军和乌桓两路大军,在白狼山遭遇时,大战一触即发,在主帅张辽指挥下,张郃诸将大破乌桓,并且斩杀了蹋顿及各部落大王十余人,还俘虏二十余万人,最终曹操靠着过人的士气讨平乌桓,也彻底铲除袁氏残余。

在征战四方的过程中,张郃也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官级三品。

建安十三年(208年)爆发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到了建安十四年(209年)袁术的残部陈兰、梅成等人在淮南地区开始反曹。

曹操二话不说就让张辽带人去平叛,张郃与牛盖等人在张辽的督领下,率军南下,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

两军交战,陈兰、梅成等人败北,便率军到转入潜山县,准备开始打起游击战。

潜山县境内有一座天柱山,山势高峻二十馀里,道路崎岖狭窄,陈兰、梅成等人以为据守天柱山这样险隘之地,就能苟活下去。

张辽、张郃、牛盖等人也不废话,带队就是猛攻天柱山,虽然士卒伤亡惨重,但是最终曹军还是获得了胜利,并且斩陈兰、梅成等叛军首领,俘虏数千人。

稳定住中原局势后,曹操就开始处理关西地区刺头们,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张郃跟随曹操到达渭南,靠着离间计,分化关西联军,并一举击溃了马超、韩遂等,还又包围了安定,马超同盟杨秋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

同年十二月,曹操自安定回军,留夏侯渊驻守长安。

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七月,张郃、徐晃又跟从护军将军夏侯渊西进,征讨盘踞在鄜城一带的贼寇梁兴和武都地区的氐族叛军,大破之。

建安十九年(214年),遭遇大败的马超不甘心,又从张鲁处求来军队,又开始新一轮关西大洗劫,坐镇长安夏侯渊立即派张郃前去救援。

当张郃率军到渭水上时,马超率氐、羌数千人前来迎战,两军还没有交战,结果马超不战而走。

张郃只是让士兵收整马超军遗留的器械,并没有让士兵追击,然后就继续行军去收复郡县去了。

当夏侯渊赶到援兵赶到时,诸县都已经向张郃所部投降了。同时张郃还顺手灭掉了宋建建立的割据政权。

自从张郃投靠曹操以来,就屡立战功,人生似乎开始一帆风顺起来,这样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呢?

三、巴西之战遭首败

就在张郃征战四方,未尝一败时,似乎老天不太喜欢这样平顺一生,偏要起一些波澜才算尽兴。

这样也让张郃遭遇人生中第一次的败北,而这个让张郃初次败北人就是燕人——张飞,张翼德。

当拿下并稳定凉州后,曹操目光又落到巴蜀之地,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开始西征割据汉中的张鲁,当大军抵达陈仓后,准备从武都郡进入氐族部落穿过南下时,偏偏氐族人出来挡住道路,曹操一声令下,就派张郃统帅大军讨平了梁兴和氐族首领窦茂所部。

解决了碍眼杂兵后,曹操率军就从散关进入到了汉中,同时派张郃率五千步兵作为先锋开道,张郃果然勇猛,一路平推到阳平。

同年十一月,张鲁只能顺势投降,于是汉中平定了。

十二月,曹操班师后,留下夏侯渊督领张郃、徐晃等诸将,镇守汉中,同时进逼巴郡,最重要的是阻挡刘备北进的步伐。

夏侯渊下令让张郃别督诸军,率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同时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来。

刘备见到曹军来犯,就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让其抗击张郃。

张郃率军行进至宕渠,恰好张飞也率军赶来,两队对峙了五十余日。

还是张飞率先打破僵局,他在本地人带领下,率精兵一万余人从小道对张郃所部发起了进攻。

由于山道本就狭窄,首尾调度非常困难,陷入包围的张郃所部不能相救,因此张郃大败,好在张郃个人勇猛,但是也仅带了十余人弃马,通过爬山,才得以逃生。

当张郃带着十余人回南郑后,被降为荡寇将军,官级只有五品。

那么被张飞首败的张郃,是否能摆脱惨败的厄运呢?

四、汉中之战遭二败

张郃本以为败在张飞手下,可能是自己一生唯一的败北了,没想还有一次更大的惨败等待着自己。

到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一直处于防御状态的刘备,开始主动进攻汉中了,一上来就占领了阳平关,而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人也率军迎击,此时张郃负责防守地区是广石。

转眼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放弃阳平关,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占领了汉中的制高点——定军山,拿下定军山后,将军队分为十部,于夜间猛攻张郃所部。

面对猛攻,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殊死对抗,由于张郃勇猛且指挥得当,刘备久久不能攻克张郃,刘备便只能写信,要求益州拨发援兵。

收到来信,诸葛亮还有些犹豫不决,从事杨洪就劝道:

“军师,汉中乃是益州门户,若拿不下汉中,益州也难保啊!请您就不要再迟疑什么?”

诸葛亮听后,立刻发兵增援。

随着刘备援兵赶到,刘备就趁夜派兵放火烧掉曹军营外的鹿角。

而夏侯渊则立即派遣张郃,去修复南围鹿角,自己则亲率轻装士兵前去修复东围鹿角。

对于正在修复鹿角的张郃所部,刘备发起进攻,由于分心,导致张郃的军队作战不利。

此时,夏侯渊也立即让东围鹿角的一半兵马前去救助张郃所部。

刘备的军队在大将黄忠带领下趁机进攻东围鹿角。

由于夏侯渊身边兵少,导致夏侯渊被黄忠所击杀。

失去主帅后,曹军军心大乱,因而大败而归,张郃只能再一次率领败军,退守到阳平关以东地区。

当刘备听闻只有夏侯渊被斩杀,便叹道:

“曹军中,要说智勇无双的还是张郃,要杀就杀张郃,杀了一个夏侯渊又有什么用!”

听说曹军在汉中大败的消息,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一边收敛散卒,一边找来张郃,郭淮对张郃道:

“将军,您是国家之栋梁,连刘备都忌惮您。

如今形势紧迫,只有张将军您来坐镇关中,才能安定军心啊!”

张郃还来不及推荐,就被众人推举成了主帅。在张郃指挥下,关中地区人心才得以安定下来。

听闻夏侯渊战死的消息后,曹操还来不及悲痛,就派使者让张郃假节,督关中诸军事。

曹军休整一段时间后,曹操亲自率军进攻汉中,还是不能取胜,于是只好撤出汉中的部队,并且命令张郃屯兵于陈仓,抵御刘备的来犯。

那么在蜀地两次大败后,张郃的人生是否会迎来转机呢?

五、破吴抗蜀立功勋

作为曹魏名将的张郃,失败只是一时了,胜利才是常态。

建安二十五年(220),魏王曹操去世了,世子曹丕接班,成为新魏王,同时改元延康,在关西镇守张郃,也被任命为左将军,同时进封爵位为都乡侯。

曹丕当魏王没多久,就篡位登基了。

在曹丕当皇帝没多久,就开始大赏功臣,其中张郃又一次进封为鄚侯,同时还受到诏令,自己要与曹真一起率领兵马,去征伐盘踞在安定一代的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

没过多久,胡人和羌人,就被张郃治得服服帖帖的。

到了黄初三年(222年)九月,曹丕又在许昌宫召见了张郃、曹真等人,这一次张郃等人收到的命令是南下进攻东吴政权的江陵郡。

这次伐吴,唯一战果,就是张郃督诸军渡过长江,拿下了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

没过几年曹丕就病逝了,其子曹叡即位,曹叡就派张郃带兵来到南方,驻扎于荆州,与辅政的司马懿一同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

当张郃带大军来到祁口时,遇到吴军,两军发生激战,最终张郃打败了刘阿所部。

到了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第一次北伐,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皆反魏附蜀,响应诸葛丞相的北伐,关中震动。

当时朝臣未知计所出,新君曹叡只能亲自坐镇长安,并安抚道:

“诸位爱卿,无需惊慌,朕观诸葛亮只会恃险固守,不易进攻。

如今他倾巢而出了,不是正符合诱敌深入的计策嘛!

朕的众位将军,一定能打败诸葛亮的。”

安抚住关中人心后,曹叡立即派遣大将军曹真督领诸将,反击诸葛亮的来犯。

同时给时任右将军的张郃加位特进,派他督率另一路大军,在街亭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

当张郃率军赶到街亭时,见到诸葛丞相部将马谡,只是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并没有下山占据城池。

当时张郃就大喜道:

“都说马谡善谈兵法,如今看来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张郃一声令下,就让士兵断绝了蜀军取水的道路,然后发起进攻,没过多久就大败马谡。

同时将反叛的南安、天水、安定各郡悉数收复。

听闻张郃大胜的消息后,曹叡大喜,立即下诏:

“贼寇诸葛亮率领巴、蜀的军众来犯,可惜遇上了像猛虎一样的张郃将军您啊。

将军您披坚执锐,攻无不克,对于您的大功,朕要好好嘉奖,给您增加食邑一千户,连同一千的赏赐,共计四千三百户。”

面对皇帝赏赐,张郃是感激涕零,连连上表谢恩。

到了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进行北伐,这一次对陈仓发动猛烈地进攻。

听到诸葛亮又北方的消息后,曹叡立即派驿马将张郃从陇右到京师,亲自询问了一番,张郃出发后,曹叡赶到还亲自到河南县城,为张郃设置酒宴送行。

张郃要奔赴前线之前,曹叡问道:“将军,根据你判断,等你到了前线之时,诸葛亮是否已经拿下了陈仓?”

张郃十分自信地答道:

“陛下,此次诸葛亮北上,必然是孤军深入,自然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撑不过十天,若是不能迅速拿下陈仓,必然会退。

而陈仓守将十分善于防守,诸葛亮想要速胜,恐怕会落空,估计还没等臣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兵了。”

听到张郃如此说,曹叡也就放心了,而张郃在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送下,昼夜不停地赶到南郑,不出张郃所料,诸葛亮果然退兵了。

曹叡见到张郃预料如此之准,十分高兴,便下诏令让张郃回师京城,并且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虽然职业是武将,但是也特别喜欢与儒士交往,当他看到同乡卑湛,通晓经学且品德高尚之时,立刻向曹叡举荐了他。

曹叡见自己大将能够文武兼修,自己十分欣喜,曹叡特意下诏道:

“朕听说,前朝祭遵当将军的时候,就曾奏请朝堂要设置五经大夫,哪怕在军营中,祭遵也和儒士进行唱诗、投壶的游戏。这在当时被称为美谈。

本朝也有张郃这样倾慕儒学的将军,朕心甚慰,听说将军在外勤于军事,在内还能注意维护朝廷的体面。对此,朕十分钦佩将军的胸怀,特此准许提拔卑湛为博士。”

没想到对自己一个小要求,皇上都能放在心上,作为三朝老臣的张郃真心觉得为了大魏肝脑涂地是值得的。

曹魏有张郃这样的忠臣良将,是曹魏的幸事,可是对于朝堂中暗流来说,张郃就是必须绊倒的阻碍了。

和司马懿搭班子,张郃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呢?

六、战死疆场因私心

到了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曹叡原本是想要派自己特别中意的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去迎击诸葛亮。

可是在群臣反对下,曹叡只好派老臣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诸将前去迎击诸葛亮。

司马懿自知自己用兵打不过诸葛亮,所以面对诸葛亮多次求战,司马懿就是固营自守。

虽然司马懿不与诸葛亮正面交战,但是却不断的率军跟着诸葛亮的军队,当诸葛亮停下来想和司马懿决战,司马懿就龟缩不出,当诸葛亮拔营撤退,司马懿就尾随前进。

对如此尾行的做法,张郃是持反对态度的,他劝谏司马懿道:

“都督,敌人远来迎战我军,请战不得,而撤退了。

对我军来说,最有利的做法是不战,最好是能够长久的对峙。

而且,我军所在之地,离我们的祁山要塞也不远了,等他们知道大军已至,按照常理来说,他们会自发地固守要塞。

所以,我们现在该做的是让大军停止前进,然后屯驻于此,在分出奇兵,绕击敌人的后方。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前进而不敢交战,都督这种前进避战的做法,只会坐失军心啊!”

司马懿知道张郃有道理,但是就是不听,心想一个寒门武将,还敢在老夫面前指手画脚。

对于魏平等将嘲笑自己畏蜀如虎,司马懿也是浑不在意。

当诸葛亮率军围功祁山时,还别遣王平去守南围。

而司马懿则率领大军攻击诸葛亮,同时派遣张郃进攻王平,由于王平坚守不动,导致张郃不能攻克南围。

突然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则下令张郃去追击。

张郃还是劝谏道:

“都督,此举有违兵法,兵法有云: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

司马懿不听,心想你这张郃一路指责老夫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老夫不好好教训一下,你还真不知道谁是主帅了,于是板着道:“张将军是想违抗军令不成。”

张郃见到司马懿搬出军法,迫不得已,只能领兵追击。

此时蜀军早已在木门谷高处布下埋伏,当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时,忽见高处弓弩乱发,张郃连忙挥剑格挡,不巧一只飞来的箭矢穿心而过,就这样一代名将张郃阵亡于了木门谷。

听说张郃阵亡的消息,司马懿也很错愕,本想教训一下的,没有想到就阵亡了,对于无法挽回的结果,司马懿只能上表谢罪。

对于张郃的死,要说阴谋论应该,大部分是司马懿的私心所致。

当曹叡听到张郃阵亡的消息后,再看着司马懿的军报,曹叡只能歇斯底里地大骂司马懿是奸臣。

由于碍于没有证据,因此曹叡只能厚葬了张郃,让其子承袭爵位,以作补偿了。

纵观张郃一生,因立下战功而升官,因战败而贬职,他虽然英勇却从来不蛮干,能够预判形势,面对诸葛亮也能立下战功,可以说曹魏少有顶梁柱了。

可以还是死于司马懿的私心之下,只能留下唏嘘和不甘了。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