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隐形富豪:被误认是保安,亲哥白送他200亿,27年却分毫未动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

——《满江红》

香港富豪圈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地方之一,在中国香港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却有着数以千计的富翁,机遇和竞争并存,在这里,每一个能走到顶峰的人,都绝非常人可比。

一、大富翁和他的弟弟

人称“四叔”的李兆基,就是富豪圈的一员,这位房地产商的资产曾一度达到亚洲第一,令人惊叹。

李兆基生于1928年,在家中排行老四。李兆基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富二代”,他的父亲手下管理着许多商铺,还和洋人做外贸生意,家资丰厚,童年时代的李兆基在物质生活方面并没有吃过什么苦。不过,父亲虽然有钱,却并不喜欢那些公子哥的习气,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希望他们都能成为社会栋梁。

在李兆基的回忆中,他刚刚记事,父亲就请了有名的学者来教他读书写字,不到十岁,父亲就让他去照管商铺了,这段经历对李兆基来说既辛苦也快乐,作为一个孩子,他没有经历过太多天真烂漫的日子,就被父亲推入了成年人尔虞我诈的世界。但从一个商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李兆基对商业的兴趣十分浓厚,一开始他在父亲的商铺做事,但渐渐长大的李兆基觉得,父亲的小商铺已经不够自己发挥才能,他希望可以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可是,李兆基现在是商铺的负责人,总不能一下子撒手不管,李兆基便想到了弟弟李兆楠,李兆基想要把家中的产业交给李兆楠管着,这样自己就能放心地出去闯荡了。

对于哥哥的决定,李兆楠并没有反对,他接受了哥哥交给他的责任。其实在李兆楠心里,并不是很想做生意,和父亲、哥哥不同,李兆楠对商业的兴趣不大,他更向往平凡、安稳的生活。不过他也明白,生在一个商人之家,自己对家族是有责任的。

来到外面广阔天地的李兆基很快就大展拳脚,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李兆基的产业急剧扩张,背后李兆楠一直给哥哥做后盾,帮助哥哥管理产业,让李兆基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说李兆基的成功离不开李兆楠的支持。

二、获赠巨款,急流勇退

终获成功的李兆基没有忘记李兆楠背后的付出,他特别为弟弟开办了一家公司,并将股份全都送给了弟弟,这可是一笔巨款,李兆楠一瞬间成为了坐拥200亿资产的富豪。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换了普通人,早就肆无忌惮地跑去挥霍了,可是,李兆楠并没有想动这笔钱。如今的李兆楠功成身退,他想要离开名利场,恢复自己低调平凡的生活了,这样的生活才是李兆楠一直向往着的。

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动,李家曾经的家族产业,比如黄金实业都渐渐走向没落,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李兆基也将这些产业收回转型,这些产业原本都是由李兆楠管理的,如今哥哥愿意接管,李兆楠也乐得自在。

其实李兆楠的能力并不比哥哥差多少,他和哥哥并肩作战的这许多年已经足以证明,李兆基很希望弟弟能继续在公司工作,兄弟同心。但在李兆楠看来,哥哥的公司已经步入正轨,公司里的能人不少,自己已经不用担心哥哥手下无人可用了,现在,他想试一试去过那种平凡的生活。商业场上的一切,并不适合他。

离开公司的李兆楠搬进了普通的房子,找了一份不引人注意的普通工作,平时他也像一个普通员工一样在公司生活,很多同事看着这个老员工,只觉得他和蔼可亲,谈吐不俗。但是对着这个朴素无华的人,大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和著名富豪李兆基有什么关系。

三、不同人生,各自精彩

有时同事会调侃:“李叔,你和四叔(李兆基)名字像兄弟噢!”,李兆楠每次听见都笑笑,可能大家想不到,这两个人真是兄弟呢!

李兆楠和李兆基的兄弟感情一直很好,虽然离开了公司,虽然李兆基工作繁忙,但兄弟俩还是经常在一次聚会。

身份差距太大偶尔也会产生尴尬,有一次李兆楠去李兆基的别墅拜访,被记者拍下了照片,记者并不认识离开公司多年的李兆楠,看他和李兆基谈笑风生,可是穿的又这么朴素,不像是生意伙伴。记者还以为李兆楠是李兆基新雇佣的保安,还写在了报纸标题上,看见报道的两兄弟简直哭笑不得。

但是李兆楠并没有觉得不舒服,只是觉得有趣,对他来说,步入暮年,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家和睦,和哥哥的感情也始终如一,人生已经很完美了。

李兆楠虽有200亿的资产,但是27年来,他分文未动,而是选择自己工作挣钱,财富对他来说,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李兆基和李兆楠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却过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李兆基商场纵横,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尽管已经高龄,却还保持着年轻时的心气,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李兆楠急流勇退,回归平凡,不被人打扰。

哪一种生活更好呢?其实谁也说不准好与不好,对于个人来说,不过就是“合适”二字,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选择都自有他的道理,如果可以,我们都很希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候,我们也并没有改变生活的勇气。可是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选择的限制太多太多,但只要迈出这一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