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又粗又浓,标志性的一字胡,中庭饱满,脸型很长,这样的长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伟大的现代思想解放先驱——鲁迅。然而,他的长孙,周海婴的长子周令飞也有着相似的模样。
在祖母许广平的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于祖父的事迹,了解了鲁迅为祖国奋斗奉献的峥嵘岁月。周令飞对祖父充满了敬畏和仰慕之心。如今,他执掌着鲁迅文化基金会,依靠宣传、研读鲁迅为生。他和祖父一样,都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这样的做法是在啃老,而有人认为,宣扬鲁迅文化,他的家属是最好的人选。
虽然,年逾60的周令飞现在以宣传祖父为生,但他在年轻的时候,却是十分抗拒“鲁迅长孙”这一身份。
青年时期,非常抗拒“鲁迅长孙”的身份
事实上,周令飞并未亲眼见到过鲁迅先生。在他出生的时候,鲁迅先生早已逝世。在周令飞长大的过程中,“鲁迅长孙”这一身份,既为他带来荣耀,也带来了很多苦恼。
让很多学生头痛的语文作文,别人可以写不好,但是他不能写得很差。他的小学语文老师就曾对他说,“作文要写得很好,才对得起你鲁迅孙子的身份”。他想去当兵,冲锋陷阵,却有人告诉他,鲁迅未能完成的梦想,需要由后辈来实现,于是他被安排到卫生所当卫生员。
后来,他又被调动到宣传科,因为宣传科的人认为,鲁迅的孙子,一定能把文章写得很好。但事实上,周令飞对于写作,并没有那么大的热情。最令他感到烦恼的是,无论去到哪儿,都会被冠以“鲁迅长孙”的头衔,他感觉自己没有了自己的身份,也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被祖父的“话语”点醒,找到自己的热爱
在宣传科的写作经历,并没有让周令飞在写作当中找到合适的感觉,他的海洋在摄影。摄影领域,他也的确得心应手,很快就掌握了窍门。当兵期间,他在全军摄影比赛中获得大奖,也被解放军画报社聘请为专职摄影记者。
退役之后,他和祖父鲁迅一样,选择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让他彻底摆脱了身份的阴影,但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及经典语句,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思想。
在他翻阅鲁迅先生作品的过程中,他意识到,祖父之所以能取得那样的成绩,与辛劳和付出是完全分不开的。他也明白,只有做一个专业的人,才能有所成,而不是浅尝辄止,徒有虚名。
回国重拾“鲁迅长子”的身份
并没有留在日本发展,周令飞最终还是回国了。他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父亲周海婴。周海婴一辈子低低调调,和周令飞一样,他也从小活在鲁迅名气的压力之下。
而周令飞在青少年时期对于沉默寡言的父亲,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他对父亲的了解,更多的是在这次回国之后。
在帮父亲收拾旧物件的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了父亲满满的一箱旧胶卷。多年来的摄影经验,让周令飞意识到,他很有可能从这些胶卷中了解到父亲的往日时光。
这些胶卷是周海婴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拍摄的纪实照片,堪称这一时期的众生相。在周令飞的劝服下,周海婴同意把这些照片展出。
于是,为父亲策划举办的“镜匣人间——周海婴八旬摄影展”,就是周令飞第一场为家人举办的活动。
展览举办十分顺利,引起了很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轰动一时。
然而在周海婴的心目中,比起自己的这些老照片,父亲鲁迅的作品以及事迹,才是最需要传播,发扬光大的。
然而,当时,周海婴已经是耄耋老人,想要宣扬鲁迅文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于是他叮嘱周令飞,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
2000年左右开始,周令飞开始办公益的展览和宣讲会,在普及鲁迅的众多优秀作品诸如《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还向大家介绍,真实的鲁迅是什么样的,也是一个丰富的性格,真实的人,并不会像大家想的那么总是严肃正义。
2012年,周令飞正式创办了鲁迅文化基金会,目的是继承和弘扬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一基金会自创办以来,创办了各种有关的活动,致力于推动文化的发展。今年9月1日至8号之间,这一组织走进了山东省青州市尧王学校,这一公益活动走进了校园,为孩子们丰富了课余活动,提供了文字练笔的机会。
这些年,周令飞办过大大小小的宣讲会,也参加了一些节目,都是在宣扬鲁迅文化。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周令飞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周令飞啃老的手段很高明。并且可以不劳而获,只要愿意啃,就能一直啃下去。
他凭借着鲁迅长孙的身份,一直在为自己捞金,把鲁迅当作了摇钱树。甚至有人认为,他在不断宣传鲁迅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消费鲁迅,破坏了鲁迅文化原有的价值。郭沫若也对周令飞做出了评价,讽刺地说他“啃得好”。语气充满了鄙夷。
周令飞却对这些争议不以为意。他也的确承认,他自己以及家属,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远没有剖析、解读鲁迅的专家认识得深刻,但他认为,这是家族的使命,也是宣扬鲁迅文化的需要。
总结
鲁迅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的影响力很大。当代需要传播鲁迅文化,也是无可置疑的一件事。
鲁迅的后辈也的确是最了解鲁迅本人的,但他们不是宣扬鲁迅文化的最佳人选,当代的文学家和对鲁迅作品有深度解读的专家才是。
他们的确是可以向大众展示鲜活的鲁迅,但应该作为宣扬鲁迅文化的补充,而不是领军人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