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都不是“暴发户”,都“来头不小”。
其中,七雄中的秦齐楚在春秋时就是做过霸主的强国;而赵魏韩则出自春秋时期霸业最大的晋国。
唯独燕国,在春秋时可谓是默默无闻。
尽管是召公之后,但燕国在春秋时却确实混得很一般,晋楚秦齐们玩的霸业游戏他压根没有入场角逐,而就是与郑、宋、鲁相比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既然如此,燕国到了战国时,怎么就“一跃”入了七雄之列了呢?
沉寂得被一笔带过的400年:西周-春秋初时的燕国
燕国的“低调”,可不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而是从其立国就开始了。
燕国来头是不小的,其首任君主是与周公、太公齐名的召公。所以,燕国是”公爵“国,政治地位与齐、鲁、宋一样,都是最高的。
然而,《史记》在着重介绍了召公事迹后,直接以一句“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一笔就写到了西周的“共和执政”时期。
也就是说,自燕国建国,到“共和执政”,差不多200年的历史,就这么十个字一笔带过了。
然后呢?《史记》的对燕国记载的字数稍多一些了,但也是稍微介绍了一下国君是谁,至于事迹什么的就基本上没有任何记载了。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齐桓公救燕···
也就是说,自周初立国,直至齐桓公救燕,差不多400年的历史,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这绝对是足够"低调"了吧!
苦苦支撑的时代
春秋时期,燕国有两次出现在“舞台”上。
而这两次出现在“舞台”上,其实都是“蹭”了齐国的“流量”。
第一次,是齐桓公时期。
当时,燕国被山戎打得扛不住了,快灭国了,向齐桓公求救。
于是,齐桓公救燕,击败山戎!
最后,燕庄公礼送齐桓公回国时,走入了齐境;齐桓公将燕庄公经过的地方赠送给了燕国,并语重心长地说:你燕国要施召公之政,如西周初年的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按时纳贡!
出手相救、主动赠送,最后语重心长地训斥,可以说,在燕国面前,齐国就是一个真正的”老大哥“。
第二次,是燕惠王时期。
当时,燕国国内内乱,燕惠王被权臣逼走,逃到了齐国。
于是,齐国在向晋国请示后,联兵干涉,扶燕惠王复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齐国已经不是霸主了,霸主是晋国。所以,齐国要干涉燕国,需要先与晋国沟通。但是即便如此,齐国仍然是燕国的“老大哥”!
史书对春秋时期燕国的记载,主要也就是这两件事情。
但是,结合其他各类史料,这两件事情,已经充分说明了当时燕国的处境:苦苦支撑。
1、山戎的威胁巨大,数易其都。
燕国是所有诸侯中最北的一个,也是首当其冲地承受者山戎等少数民族的威胁。
而且,与其他需要承受边疆威胁的诸侯不同,燕国所在之地,在当时是边远苦寒之地。所以,在抵御外敌时,其自身的物质力量更为不足。
周强盛时,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后盾,燕国尚能自保,但是,在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后,没有了强大的后盾,燕国的处境就更为艰难了。
据考古发现,燕国在春秋时期数易都城:其始封地在燕地,也就是今琉璃河镇;后来,又迁徙到临易、蓟、易,后来又回到蓟···
可以说,春秋大部分时期,缺乏基础的燕国都在抵抗山戎等势力中艰难生存。
2、内政受到晋、齐等大国的干涉。
一来,周室衰微后,燕国需要新的大哥帮助自己,因此政治上更为依赖靠近自己的晋、齐。
二来,燕是晋齐两大国共同的邻居,因此,在两个大国的博弈中,其仍然具有相当的意义。
三来,燕毕竟是召公之后,政治地位高,对其施加政治影响,对天下诸侯都能产生足够的政治影响!
这种干涉,虽然客观上对燕国抗击戎狄有帮助,但也限制了燕国的发展。
比如,前面提到的:齐桓公明确要求燕庄公修“召公之政”。这就是燕庄公时期,在燕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被齐桓公“叫停”!
所以,强敌威胁于前,大国干涉于后,春秋的大部分时期,燕国就是这样苦苦挣扎的状态!
春秋晚期的“时代红利”
到了春秋晚期,燕国获得了“时代红利”。
1、经过几代君主的持续努力,春秋晚期,晋国败众狄,将其驱逐出中原地区,解除了受众狄威胁的中原各国的外扰,戎狄势力大减!
如此,燕国受到的压力大减,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2、晋、齐相继陷入“沉寂”。随着大夫争全的加剧,晋、齐纷纷“内向”起来,对外部事务的敢于积极性大为下降。
如此,燕国受到大国干涉的影响也大为缓解。
如此,燕国迎来了发展红利期。
春秋晚期开始,燕国逐渐开始向北扩张,占领了河北、辽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区,取代了戎狄对燕山地区的占据,并逐步开始向辽东等地发展,经营东北,疆域大为扩张。
如此,当历史进入战国之时,燕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了。
位列大国之末的战国早、中期
战国初期,燕国成为一个大国,其表现有三。
1、在与齐国的作战中逐渐展示实力。
春秋之世,燕国长期是齐国的小弟。
而燕国要证明自己是大国,首先就要摆脱这样的地位。
自前380年至前355年,燕齐之间发生了四次交战,燕国全部取胜。
其中,前两次交战,燕国是争取到了三晋的帮助而取胜的;而后两次,林营之战、易水之战,燕国都是单挑取胜的!
虽然燕仍弱于齐,但是,燕国已经有能力抵制大国干涉了!
2、六国合纵,苏秦之言。
苏秦初次入燕,见到燕后文公时,对燕国的实力做了描述。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骑六千匹,,粟支十年···——《战国策》
作为一个纵横家,苏秦的描述自然有一定的夸大,比如当时燕国对朝鲜、辽东的掌控是后来燕昭王时期的事情,而对九原、云中则从来没有掌握过。
但是,燕国已被认为是“带甲数十万,骑六千匹,粟支十年”的大国,应该是客观的描述。
3、“五国相王”。
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也就是各自称王,并相互承认彼此的王位。
这时候,齐国表示反对,理由是:我们是“万乘之国”,中山国指示“千乘之国”,他有什么资格称王?
从这侧面也能看出:当时的燕国,也被看作是“万乘大国”了!
不过,当时的燕国,虽已列入七雄之列,但却是七雄中较弱的一个。
尤其是,后来燕国因为内乱,一度被齐所灭,国力大挫。
但即便如此,燕国仍然被认为是“战国七雄”的一员,只是当时是七雄中最弱的一个而已。(毕竟复国不久,实力受损,而在正常情况下,燕国至少是胜过韩国的)
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史记.苏秦列传》
战国后期:疆域翻倍
燕国的鼎盛时期,是在燕昭王时期。
燕昭王重用乐毅等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使燕国国力进一步发展。
随即,燕国开始了两次影响重大的对外战争:乐毅伐齐、秦开开边。
乐毅伐齐是更为出名的历史事件。
当时,乐毅一度占领了齐国72城,几乎灭了齐国。
而与此同时,秦开又在东北展开了扩张。
秦开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随后,燕军渡过辽河,进攻箕氏朝鲜,打到今朝鲜境内的清川江流域,扩地二千余里!
也就是说,在燕昭王去世时,燕国南有齐国绝大部分,北又扩了二千里之地,疆域辽阔,仅次于秦楚。
燕昭王去世后,燕军为田单所败,退出了齐国。
但是,只秦开拓地二千里的成就,就使原本吹牛才能“地方二千余里”的燕国直接疆域翻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对天下格局的影响
所谓大国,不光只是指实力,同时也指的是其对天下格局的影响,也就是“国际影响力”。
与默默无闻的春秋时期不同,战国时期的燕国,在“伐交”上非常活跃,对天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伐交”中最主要的“变量”。
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史记.苏秦列传》
在列国“伐交”中,燕国是最主要的“变量”。
燕国,在天下之北,与秦、楚相距甚远。
所以,燕国不会如韩、魏一般被秦的威胁所裹挟,可以自主的选择外交倾向。
燕国参与合纵,则合纵的侧后方是安全的。
燕国如果与秦“远交”,那么,他就可以直接威胁合纵的侧后,使合纵难以进行。
燕国如果与齐国维持春秋时期的同盟关系,则赵、魏不能安;燕国如果与三晋联合,则齐国将受压制。
所以,燕国是“伐交”中最主要的变量,倍受纵横各方的拉拢,因此,其地位也得以进一步提高。
2、策动对齐国的联合讨伐,彻底改变天下格局。
战国中期时,秦与齐,一个西帝,一个东帝,冠绝天下。
燕国君臣为报仇,苦心经营,成功策划成了“五国伐齐”的局面。
由此,五国伐齐,齐国遭遇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由此,天下的平衡彻底被打破,秦国一家独大。
3、秦国“远交近攻”的重要“帮手”。
秦国“远交近攻”,其“远交”者,主要是齐燕两国。
战国后期,齐国主动“隐身”,变成了“中立国”。
而燕国,则成了秦国“远交近攻”的主要“帮手”。
在长平之战后,燕国与赵国连续不断的战争,大大加速了秦的统一!
总体来看,燕国在“伐交”中的重要影响力,使其虽偏在北边,但对天下格局依然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然,从结果上看,燕国“伐交”的选择,最终得利者都是秦国···
燕国,并不是特别成功的诸侯。
他从来没有成就过“霸业”,也从来没有成为过超级大国。
相反,在燕国漫长的八百年历史中,大部分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
但是,燕国仍然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诸侯国。
燕国从一个苦苦挣扎,甚至几乎亡国的默默无闻之国,成长为一个北方大国,主要靠的是对戎狄的作战!
燕国开疆拓土,不是从“中原诸侯”存量里获取土地,而是为“周文明”开疆拓土!
在春秋战国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中,燕国的这种“增长模式”并不是最高效的,因为这意味着他扩张所得的是缺乏经济基础的财富,并不能很快带来国力的增长。
但是,对整个中国历史来说,燕国的这种增长模式,难道不是影响最深远,意义最持久的吗?
燕国,从不是超级大国,但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