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地主家庭。他自幼接受封建教育,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后来成为穆彰阿的门生,仕途逐渐平坦。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从广西出发,经湖南、湖北向南京进军,清政府任命曾国藩帮助湖南巡抚督办团练,这成为他创建湘军的起点。
面对太平军的猛烈攻势,清朝的常备军八旗军和绿营兵已腐朽不堪,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因此,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的力量,号召各个地方的“士绅”自行组织地主武装——团练。曾国藩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湘军。
湘军士兵以营官自招为原则,每个营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只服从曾国藩,形成了严密的隶属关系。这种特殊的军事组织体系,使湘军具有极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湘军内部裙带关系严重,但这也保证了军队内部的稳定和忠诚。
湘军有着严格的军纪和选拔标准,曾国藩提出了“才堪治民、不怕死、不计名利、耐受辛苦”的选拔标准,要求将士既要有勇有谋,也要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诚之心。
湘军在初创时期,虽然屡遭败绩,但曾国藩不断调整战术,加强训练,终于在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力量削弱之际,获得了重整力量的机会。
1860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他利用湘军的力量,先后夺回了太平天国占领的长江流域的许多重要城市,最终于1864年攻陷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除了军事上的成就,曾国藩在政治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以儒治国”,强调儒家思想在维护封建统治中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品性和思想灌输到湘军的挑选和管理中,使湘军成为了一支既勇猛又忠诚的军队。
此外,曾国藩还大力扶持自己的门生李鸿章等人,组建淮军等新的军事力量,为清朝的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在晚年还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试图通过“自强运动”来挽救清朝的衰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