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宣布养老金要涨!23年涨3.8%,24年涨3%,今年能涨多少?

2024年末好消息传来,财政部再次确定2025年养老金继续上涨!

回想前两年养老金的涨幅,2023年涨了3.8%,2024年涨了3%,那2025到底能涨多少呢?

上涨之后自己究竟能拿多少,哪类人群涨的会更多呢?

养老金

养老金连年上涨

对于咱们退休的叔叔阿姨们来说,养老金那可就是生活质量的“主心骨”,直接关系到日子过得咋样。

过去这几年中,养老金的调整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3年,养老金上调了3.8%,这意味着啥呢?

比如说,有位大爷原来每个月养老金是3000元,这一上调,每个月就能多拿3000×3.8% = 114元,一年下来就多了1368元。

到2024年,养老金又上调了3%,还拿那位大爷说,每个月就能再多拿3114×3% ≈93元,一年就多了1121元。

虽说增长的比例有点下降,但实实在在多出来的钱,还是能让许多人的退休生活改善不少。

养老金

2025年继续上涨!

在去年年末,财政部已经明确2025年养老金会接着涨,这可给广大退休人员吃了颗“定心丸”。

那到底哪些人能涨得更多呢?

首先就是那些养老保险缴费时间长的人,在养老金调整的规则里,缴费年限可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提高最低缴费年限

大多数地方的调整政策都体现了“交得久,拿得多”。

就像江苏省2024年的政策,缴费年限超过15年到25年的部分,每多交一年每个月就能多拿1.8元;要是超过25年,每多一年就能多拿2元。

这就好比存钱,存的时间越长利息就越多。

江苏省

一些60后、70后参加工作早,养老保险政策出来后,以前的工龄也算成了缴费年限,退休的时候缴费年限常常有三四十年。

80后、90后的年轻人普遍参加工作晚,好多人觉得保险费用太贵负担不起,大多就只交够最低年限。

部分年轻人不交养老保险

其次,养老金本来就高的人群,涨的也能比别人更多。

道理很简单,我国的养老金是按照比例来调整的,养老金的基数越高,多拿的钱就越多。

拿山东省2024年的政策来说,挂钩调整的部分是按照上一年12月本人基本养老金的0.9%来确定每个月增加的金额。

各省养老金挂钩调整

假如有位大妈养老金是5000元,那增加的金额就是5000×0.9% = 45元;要是另一位大妈养老金只有3000元,增加的金额就是3000×0.9% = 27元。

还有一部分人,是年纪较大的退休人员,这类是养老金的重点照顾对象。

由于年纪越大,看病买药的费用也会直线增长。

图源网络

所以各地对年满70岁往上的,甚至有些地方对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在调整养老金的时候会额外多给一些。

还有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过的退休人员。

因为他们工作的地方条件特殊,工作困难大,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会得到一些照顾。

图源网络

另外,养老金远低于平均水平的人群,在定额调整的时候,增长的比例相对会更高,这样就能缩小不同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的差距。

就像在山东省,一位叔叔缴费年限15年,基本养老金1000元,在调整时增加的金额比例比那些养老金高但缴费年限一样的人要高。

图源网络

那2025年养老金具体能涨了多少呢?

目前财政部只给出了四个字——“适当提高”。

来源于人民日报

是什么在“决定”养老金涨幅?

这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了,怎样算作适当呢?

我们先来看看影响养老金上涨幅度的都有哪些因素!

养老金上调

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这决定了国民的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好的时候有大批企业赚到了钱,职工工资也跟着涨,社保缴费的基数就提高了。

如此一来养老保险基金收到的钱变多,为上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经济发展

要是经济发展慢下来,养老金上涨的幅度也就会受影响。

这几年,咱们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像以前那么快了,从高速增长慢慢变成中高速增长,这对养老金上调幅度就有一定影响。

我们从2020年到现在养老金上涨幅度的就可以看出,这几年上涨幅度逐年走低。

来源于金融界

而影响养老金涨幅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给养老金增长带来压力。

老年人越来越多,领养老金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而提供养老金的年轻人却没变,这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变大。

人口老龄化

我国在1962年到1973年人口出生率飙升,这些人现在陆陆续续都退休了,领养老金的人数一下子变多了。

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能一直正常运转,养老金调整的幅度就得仔细考虑。

通货膨胀和物价也是因素之一,要是物价比较稳定,养老金上调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物价

近两年物价一直比较平稳,这也是养老金涨幅没大幅提高的一个原因。

虽然养老金的上涨幅度近几年持续变低,但我们还是盼望着2025年养老金上涨能实现走高。

毕竟退休的中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希望他们的晚年能过得更安稳、更舒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