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的阴霾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国领导人的决策与行动无不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其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执政时期,尤为引人注目。他的一系列政策与行动,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更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一场场风波。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生列举了赫鲁晓夫的十大罪状,毛泽东则对此发表了深刻的看法。
康生在列举赫鲁晓夫的十大罪状时,首先提到了三国禁试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让苏联在国际核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拥有众多的地下核试验设备,可以频繁地进行核试验,而苏联则因地下核试验设备有限而吃了亏。特别是苏联的军人们,对此条约的束缚感到极为不满。他们认为,这一条约限制了苏联的核力量发展,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被动地位。
紧接着,康生指出了赫鲁晓夫在德国问题上的失误。赫鲁晓夫在处理德国问题时,采取了过于软弱的立场,被外界视为对敌投降。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东欧各国的担忧,更让苏联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赫鲁晓夫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软弱与妥协,让苏联的盟友和敌人都对其产生了质疑。
在谈到中苏关系时,康生表示,赫鲁晓夫早已不好混了。自1960年毛泽东对赫鲁晓夫作出半修正主义的评价后,中苏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越来越大。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这种分歧常常爆发为激烈的争吵。赫鲁晓夫利用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机会召开布加勒斯特会议,精心策划了对中共的突然袭击,动员几十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围攻中共代表团,对中共的内外政策、对毛泽东进行了猛烈攻击。这一事件严重破坏了中苏关系,使得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变得举步维艰。
康生列举的第四条罪状是苏古关系。赫鲁晓夫在处理与古巴的关系时,同样表现出了过于强硬和干涉内政的倾向。这不仅损害了古巴的主权和利益,也让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了负面影响。
在谈到经济问题时,康生表示,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是失败的。他推行的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得农业生产陷入了困境。农业生产的落后,直接导致了粮食和农产品的短缺,给苏联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赫鲁晓夫在工业领域也搞得不好,一切都落后了。
在军事方面,康生指责赫鲁晓夫搞翻了军队。他裁减军队,撤换老的元帅,如铁木辛哥、华西列夫斯基、索科洛夫斯基、科涅夫、朱可夫等。这一举动不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更引发了军队内部的不满和动荡。赫鲁晓夫在军事领域的错误决策,让苏联的国防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此外,康生还列举了赫鲁晓夫乱花钱、随心所欲地决定计划、族阀主义等国内问题。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计划和政策,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同时,他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使得苏联的政治生态变得乌烟瘴气。
面对康生列举的赫鲁晓夫十大罪状,毛泽东表示:“什么十条,多得很!”他深刻认识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毛泽东指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压制民主,搞个人迷信和裙带关系。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苏联的政治生态,更让苏联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毛泽东还表示,赫鲁晓夫在对待中苏关系时表现出了极端粗暴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他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对中共的内外政策和毛泽东本人进行了猛烈攻击。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中苏两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更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在赫鲁晓夫执政后期,苏联国内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老百姓和苏共党内干部对赫鲁晓夫的不满首先是不满他把国内问题搞得一团糟。他们要求改革的声音越来越高涨,最终导致了赫鲁晓夫的垮台。
在赫鲁晓夫垮台后,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调整。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时,他们也深刻反思了中苏关系中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