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真的做不到”
,看着手上的两个算盘,毛主席求救一样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毛顺生没有理会毛主席,只是一脸严肃地说出一句
“三伢子,这算盘就是你日后吃饭的家伙事,我们全家的指望就在这里了”。
在毛顺生的计划里,只要三伢子学会了双手打算盘,那私塾也再也不用去上,只需尽快娶妻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业,他这一辈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他为毛主席亲自“幻想”了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人生
,可他却忽视了自己儿子志不在此山村的诉求。
为了给自己、给毛家、给中国寻求一条出路,毛主席扎身于知识的海洋,可看着沉迷读书的儿子,毛顺生却总是气不打一出来,双方屡屡发生争吵,最严重的一次,毛主席甚至跑到池塘边,对自己的父亲说出了一句
“你再往前一步,我就从这跳下去”。
旁人皆称毛顺生是“自私”,可毛主席却知道,父亲不过是深受旧时代桎梏的苦命人。
坠入过贫穷的黑暗,所以紧抓钱财
“这世上的道路有千万条,可这哪一条才会是我的出路?外边的世界究竟又是什么样?”,毛顺生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自己不能再胡思乱想下去了。
即便他最远的足迹只到过岳家唐家坨,但这又有谁在意,眼前等待他的是一大堆干不完的农活。
毛顺生拿起一把镰刀握在手中,背起竹筐就下了田。
心中的苦闷依旧没有消散,所以毛顺生砍柴的镰刀是快起快落,没过一会,砍到的柴火就装满了箩筐。
在十里八村的青年中,毛顺生都是出挑的农活小能手,种田、灌溉他是样样无所不能,可这样优秀的他却并没有带给家中什么,毛家依旧很穷。
正值强年之际的毛顺生在心中反复询问
“凭什么?我到底该怎么做”
,身处时局动荡的年代,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当兵一个选择。
早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时候,韶山就有无数的青壮年加入了湘军,其中不乏有人战死沙场,但落后就要挨打,在成功尚有一搏的情况之下,怎可不战言输?
更何况,若是在部队中做出些成绩来,对于改善家中情况也一定会有所裨益。
毛顺生不奢求自己能够成为享有千亩良田的大富豪,也不指望自己成为功勋赫赫、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他想要的只是养家糊口,也就真的只有此般简单。
就这样,毛顺生投入了参军的大营,部队中的军人和田野间的农民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结束军旅生涯归家的毛顺生也有了堪称焕然一新的变化。
原先身上忠厚老实却又掺杂懦弱胆怯的气质全然不见
,出现在毛主席一家人身边的是一个强悍的“陌生人“。
而毛家也自此有了地覆天翻的变化。
早先分家财的时候,毛顺生的父亲从祖上继承的是15亩的田地,可这15的数字说起来好听,实则
因为是欠账买下,所以分来分去,毛主席爷爷分得的只是一个虚名。
这也就罢了,可偏偏他的身体还不好,直接导致毛顺生在1887年仅有17岁的时候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他花费体力干农活,工于心计养活一家,可揭不开锅的窘境在毛家却依旧时有发生,可当毛顺生当兵回来,他不仅形象气度与过去“脱轨”,甚至还
打通了谋财的任督二脉
。
“把家中所有的钱都给我,我要买米加工然后拖到湘潭城里去卖”,毛顺生一脸着急地对文七妹,因为他担心,万一旁人也想到了这个办法,他就成为不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可听到丈夫的话,文七妹却是哭笑一声,说出了一句“一家老小饭都吃不饱,又哪来的储蓄可以拿出来让你做生意呢”。
妻子脸上的苦涩让毛顺生有些慌神,他不敢想自己当兵的时日,妻子独自一人是如何上养老下育小,于是他匆匆走出家门,遍访了所有的亲戚,才借来了做生意的本金。
有了钱之后,毛顺生便以
“好的高价,次的不收”
为要求,收购乡邻家的谷子。
白天的时候,他忙着收谷,等到晚上的时候,他就在自家将谷子家中,清理的是白白净净,然后第二天一早就下河拉到湘潭城卖。
收获的季节,浮现在好收成农民身上的是笑意,但是一番折腾下来,毛顺生却是黑瘦了一大圈,只不过,腰间却是有了富裕。
他将欠的钱如数奉还,也在日后的一段时间里,着了赚钱的魔,疯狂地敛了一波财产。
本应过好日子,可在毛家的院子里,却飘出了阵阵
“刺耳”
的声音。
父子志不相同,母亲是最好的“调和油”
“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菊生叔叔,他现在正是生病,你这样的情况是趁虚而入”。
毛主席气愤地对毛顺生说,可听到毛主席的话,毛顺生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
老子我出钱供你上学是让你学习如何指责你父亲的吗?
我再告诉你一遍,作为一名商人,他卖我买,这再合理不过”。
双方各执己见,谁也不肯让步,那么,事情的起因到底是为了什么?
事情还要从毛顺生发财后开始说起。
他看钱本就很重,在部队的时候发下的饷银,毛顺生都一分没花,小心翼翼地攒着,这才加上从亲友处借来的钱,赚得了第一桶金。
手中的钱越多,毛顺生就越“扣”,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买田。
田多了,农活也就多了起来,在毛主席仅有六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逼着下田干农活,可这田地越来越多,他们一家即便是早出晚归,却也实在是干不了。
无奈之下,毛顺生便雇佣了长工。
农活轻缓了很多,但每每来到田间,毛顺生的心中都甚是不快,最碍眼的便是弟弟毛菊生家的几亩水田。
“这毛菊生,我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把田卖给我,原本我家的田可以连成一片的,如今倒被他切割成了两半”。
毛顺生一脸不忿,可是很快他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毛菊生因为生病急需用钱
,所以打算把这田地给出售了。
俗话说得好,
人求时是宝,但求人时却是身处下风
,就这样,毛顺生以缩水后的价格买下了这片田地,可知晓这件事情之后,毛主席却坐不住了,觉得父亲做的“不地道”。
双方因此大吵一架,但毛主席知道,自己说服不了执拗的父亲,他和母亲能做的就是趁着父亲不在的时候,给尚处病重的毛菊生送去一些吃食补充营养。
可对于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家中东西有多少量毛顺生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但毕竟是自己的弟弟,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毛主席去了。
毛顺生购买水田的钱,虽然少了些,但也缓解了毛菊生买药治病的燃眉之急,再加上文七妹与毛主席暗地里的接济,毛菊生的病很快就好转了起来。
可对于毛主席而言,这件父亲的“不义举动”,却始终是插在他心间上的一根刺,在建国之后会见毛菊生儿子
毛泽连
的时候,他也替父亲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在毛主席的认知中,父亲的所为是置手足之情于不顾,但不可否认的是,就是这样的毛顺生,却对毛主席的思想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照相贺50大寿,世上却再无双亲
与父亲争吵的时候,毛主席固然生气,但是当冷静下来,萦绕在毛主席心间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悲哀。
因为他意识到,
错误的不是父亲,而是那个社会。
只有彻底改造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因此毛主席才在心中下定决心寻求一条破解放穷苦人民的道路。
这番的言辞,毛主席的所为皆是见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选领导人之位的毛主席依旧坚定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而在毛主席众多脍炙人口的妙语之中,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亦是无数人的耳熟能详。
可要知道,毛主席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毛顺生的守旧思想是根深蒂固,毛主席想要接受教育,于是他便将他送进了学堂,可他的目的却并不是让毛主席熟读四书五经后功成名就,而是只需打得一手好算盘,会算账即可。
没错,毛顺生对毛主席的期望就是成为一个“账房先生”。
他坚定自己打下的家业足以养活一家老小,而毛主席只要学会打算盘就可将这样的优渥传承。
为此,毛顺生送毛主席上学,也在下学之后的夜深人静,教授毛主席双手打算盘。
可这并非是毛主席的理想。
他并非是做不到,而是他不想在这方面使劲,他想走出韶山冲,他想接受更高级的教育,他想捅破旧时代的窟窿,他想看一看,时代的新可能和新希望到底是什么。
为此,毛主席只能抗争。
抗争父亲的棍棒,抗争父亲对自己的不理解,在母亲文七妹和毛主席自身的坚持之下,毛主席做到了。
1910年的秋天,17岁的毛主席背上了远行求学的行囊。
往前走是属于毛主席的未来,背后,毛主席却是不敢回头看。
两道炽热的目光紧紧盯着毛主席,他最终还是忍不住回头,对着父母所在的方向深深地三鞠躬。
他在心中一遍遍地说着“爹娘,孩儿不孝,不能侍奉在身侧,万望二老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可当船帆即将远航的时候,毛主席还是不舍的眺望着父母所在的方向,而此时的父亲正卷起袖口,在脸上擦拭什么东西。
毛主席知道,那是泪珠。
父亲对自己管教严格,
并非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
毛顺生不愿自己经历过的苦日子在自己的心爱的儿子身上重演一遍,于是他化温柔于严苛,化鼓励于鞭策。
他在日复一日的望子成龙中逐渐失去了表达爱的能力
,这是旧时代父母的通病,但血脉的关心和牵绊是无论如何都掩不住的。
儿子走了,毛顺生比谁都伤心,可更让他难过的是,面对因学业鲜少回家的儿子,他却发现偌大的一个家连个关于儿子的念想都没有。
于是1919年的时候,毛顺生来到了长沙,来到了儿子的身边。
毛主席完成了从学生到革命者的蜕变,而毛顺生也因牵绊和记挂,走出了韶山冲,在儿子身边度过了自己的50虚岁生日。
父子俩都很激动,往昔的隔阂也在一杯祝寿酒中烟消云散,毕竟,
他是爹,他是儿
,这是一生的无法分割。
“父亲,咱们去影楼照张相吧,留作纪念”,听到毛主席的这句话,毛顺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摆手拒绝,可是想到空荡荡的家,他摆动的手却尴尬的停在半空,最终咬紧牙关吐出的那句话是“好”。
就这样,毛主席和弟弟毛泽覃与父亲和伯父一同来到照相馆,留下了这对父子一生之中唯一的一张合影。
因为重视,所以相片中的四人就都略显拘谨,可
正因拘谨,却恰好隐喻出父子之间那想要言爱却又羞于表达的青涩。
此后数年,毛主席一直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
因为在拍完合照后不到半年,父亲毛顺生就因急性伤寒离开了人世,而就此,这世上便再无了他的双亲。
不要在可以言说的情况羞于表达,这世间最应坦荡出口的便是关心和思念。
学会撕掉蜜糖之上的砒霜,更要试着捡起真诚表达爱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