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跨界自救,能否成功打造“卖车新势力”?
放大看
在商海沉浮多年,黄光裕,这位曾经三次问鼎中国首富宝座的商业巨擘似乎依旧保持着一份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创业精神。面对当前国美零售持续亏损和负债累累的困境,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转身投入了一个全新的战场——汽车销售领域。
近日,国美集团官宣推出汽车流通品牌“国美车市”,标志着这家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正式进军汽车零售领域。国美集团创始人黄光裕在发布会上表示,国美不是要造车,而是要以全新模式卖车,力争成为“卖车新势力”。
国美车市的诞生,并非黄光裕的一时兴起。早在2017年,国美就曾尝试涉足汽车领域,但由于汽车与家电销售模式的巨大差异,这一尝试以失败告终。然而,黄光裕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在国美零售体系颓势尽显的背景下,更加坚定了进军汽车零售市场的决心。这一次,他不仅要将汽车业务嵌入国美零售体系,更要让整个国美零售体系实现航道转换,彻底转型为汽车卖场。
据悉,国美车市的核心理念,是以“卖场”为核心,打造一个集展示、体验、销售、交付四位一体的集约化销售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直营模式、4S店等单一品牌销售的限制,将国美车市设定为一个不局限于任何品牌的“汽车大卖场”。通过旗舰店、骨干店、卫星店三种不同类型的店铺布局,国美车市计划不断由一二线城市向下渗透,为消费者提供家门口的购车便利。
目前,国美车市已在北京西坝河开设了首家智能汽车体验馆。该体验馆汇集了30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从选车、试驾到购车、售后的一站式购车体验。而且这家体验馆的选址颇具象征意义,它曾是国美电器的标杆店,创下过年销售额5.3亿元的辉煌战绩。
放大看
当前,汽车零售市场正处于变革期。传统4S店模式日渐式微,原有的综合汽车交易市场模式老化,商场模式又过于分散与功能单一,现有的汽车流通模式其实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化汽车的体验需求。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兴起带来的直营模式和电商平台的崛起,都在重塑汽车零售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美车市的入局或许能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而且,国美集团进军汽车零售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首先一点,就是品牌与渠道优势。
作为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国美集团拥有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和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这为国美车市提供了现成的展示和销售场所,有助于降低渠道建设成本,并能快速覆盖各级市场。
而且,国美在家电领域积累的丰富供应链管理经验,也可以延伸到汽车销售领域,优化采购、物流配送等环节,提高运营效率。
其次,是模式创新优势。
国美深知,单凭其在家电行业积累的渠道优势,并不足以支撑国美车市在汽车零售市场的竞争。因此,他们便寻求与汽车厂商、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共赢的汽车产业生态。
在合作策略上,国美车市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卖场”模式外,国美车市还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购车服务平台,让消费者在享受购车便利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放大看
当然,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和挑战的,国美车市的破局之路也并非坦途。
一方面,国美零售的持续亏损和负债压力,使得国美车市在资金和资源上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汽车零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直营模式、4S店等传统销售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价格战更是让不少汽车经销商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美车市该如何吸引品牌入驻,又该如何凭借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呢?
除此之外,国美从家电卖场的形象转变为汽车零售商,需要长期的市场教育和口碑积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新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期待归期待,现实依然严峻。国美车市想要成功破局,不仅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支持。至于未来,国美车市能否在汽车零售市场站稳脚跟,真正成长为“卖车新势力”,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放大看
编辑:鞠君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