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牛津录取人数揭晓:上海领跑,牛娃们的选择趋势如何?

大家好,我是小谷。就在昨晚,牛津大学发布了2025届的最新录取结果,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今年,共有171位来自内地高中的学生被牛津大学(预)录取,与往年录取人数变化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牛娃奋斗在申请的战场,数据成为我们分析趋势和洞察真实情况的重要工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四个最新发现,帮助大家了解牛津录取的背后故事。

1. 15所学校的牛津录取人数≥4!

今年来自前十名学校的录取人数分布相对集中,其中广东有3所、上海有5所、北京和湖北各1所,而在录取人数达到4名及以上的学校总数高达15所。具体来看,光华剑桥以18枚录取名次第一,深国交紧随其后,获得8个名额。

在这些年里,前十高校的排名几乎没有太大变动,显示出牛娃们的集中效应不断上升。今年光华剑桥笑傲群雄,成功超越以往的冠军深国交。虽然深国交的录取数字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实力削弱,因为部分优秀的学生选择了美国的申请。

此外,随着申请人数逐年上升,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TOP10高校在录取数字上的波动,不仅反映出学校的实力沉淀,也揭示了学生们在升学规划上的多样化选择。

2. 民办学校占比最高,多元课程争相入场

数据显示,申请牛津大学的学生中,67%来自民办学校,显示出这些学校的强大影响力。而ALevel课程依旧是主要的选择,然而,其主导地位正在逐渐被IB和AP课程所分化。随着各城市之间差异的加大,一线城市的课程选择显得更加多元化,而二三线城市则依旧以ALevel为主。

牛津大学的申请也有其独特之处,它不关心学生在校内的相对排名,而是注重绝对分值。这使得学生们可以选择自主学习ALevel课程,灵活性极高。借助各类机构的培训,不少学生成功获得牛津的青睐,其中如唯寻等机构提供的优质培养助力了许多牛娃的升学梦想。

3. 上海成为牛津学生申请的最大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上海和广东的学生对申请英国的热情更高。尤其是上海,凭借近70个录取名额,稳居牛津录取城市的冠军。光华剑桥学校的录取人数从2024年的7人猛增到18人,而其他如平和、世外等学校,也在保持稳定高录取率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同时,北京的国际教育仍以公立国际部为主,传统名校如人大附ICC和十一学校在美国申请中保持优势,逐步在英本申请上发力,理工科录取也有可喜的成绩。尽管其他地区的录取数量持续上升,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依然让部分地方难以追赶上海和北京的脚步。

4. 理工科专业仍是申请主流

从已有数据来看,牛津大学的录取专业偏向传统的理工科。数学、物理、工程、化学等专业依旧是中国学生青睐的主流选择,此现象与这些学科的高薪职业前景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新兴领域的申请人数也在逐年增长,自然科学的基础专业依然占据主导。

对比2023届数据,2024届的申请中,数学(486人)、化学(227人)、工程科学(218人)、物理(203人)是申请人数最多的五大专业。而新兴专业如材料科学和古典学也呈现出微弱增长趋势,但许多传统专业如法律、管理等仍面临申请人数的减少。

牛津的录取人数和申请人数填补了中国学生对于未来学科学习上的期待与方向。从长期来看,理工科的选择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无论是文学、历史等文科课程也有部分显著表现,反映出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多样性。

通过这些数据的逐步解读,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申请牛津背后每位学子的成长故事。明天,我们还将与牛津的在校生对话,倾听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努力与坚持。

在如今的信息引爆时代,深度思考将是我们应对焦虑的良方。谷雨星球希望能通过真实而有价值的内容,帮助孩子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关于牛津大学申请的更多内容,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敬请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