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在各个封建王朝中,他们留给了后人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隐藏在各种古墓中,等待世人的探索。
古墓通常安葬于地底,地面上常常会寸草不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砖砌成的墓室外夹带了大量的石灰混合土,由于石灰具有强碱性,所以植物是无法存活下来的。
广州一年四季雨水丰沛,草木繁盛,然而前些年,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上,却寸草不生。这座山名叫象岗山,这种奇特的现象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在八十年代初,当地政府计划在山顶修建宿舍楼,在地质勘探中发现山里有好几座古墓。专家赶来后,鉴定出这些古墓是明清时期的,最初判定是平民古墓,不具有考古价值,因此施工队还是照常干活。
随着工程的进行,推土机碰到一块大石头,无论怎么撬都撬不动,于是意识到这座古墓没有那么简单,考古队再次来到现场查看,经过长达一天的勘探,确认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由于古墓被施工队严重破坏,因此只能采取抢救性挖掘。
最后专家从墓中清理出来了一千多件文物,从文物中的“文帝行玺”和“金缕玉衣”等文物,判断出墓主正是南越国的第二任皇帝赵眜。
南越国是汉初位于南方的一个割据势力,建立者为秦朝官员赵佗。在秦末天下大乱时,自立为王。赵佗在位70余年,死后将皇位传给了赵眜。南越国发展了上百年后,便被汉武帝所灭,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汉武帝是不会容忍如此强大的政权存在。
能够埋葬皇帝的地方自然是风水宝地,但是为了政府的工程,考古队只能加快进程,将文物清理了出来。不过政府在当地建立了南越国的博物馆,将文物全部保护了起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