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气温骤变:从-6℃到23℃,寒潮与暖阳交替上演

最近,浙江的天气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前几日,在冷空气的强势控制下,全省多地气温出现了罕见的倒挂现象,杭州临安的高山地区甚至迎来了2025年的第一场雪。昨日早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更是跌破冰点,最低气温普遍在-1℃至-4℃之间徘徊,其中杭州录得入冬以来最冷的-1.8℃。此外,海宁、定海、新昌等24个市县也刷新了今年入冬以来的最低气温纪录。

省气象台预计,今天早晨气温依旧较低,除了沿海部分地区外,大部地区将出现薄冰或冰冻现象,山区则面临严重冰冻的风险。尽管如此,随着冷空气逐渐减弱,阳光开始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白天气温稳步回升,凉意明显减轻。

这次升温过程将持续到下周初,届时我省多个地方的最高气温有望达到18-20℃,而浙中南部分地区更有可能飙升至23℃。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孙倩倩指出,近期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弱,加上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导致冷空气难以深入南下,从而形成了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

全国范围内,未来几天内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显著的气温上升趋势,累计升幅可达6~12℃。特别是19日至21日期间,华北南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突破10℃线,长江以南区域普遍超过20℃,华南某些地方甚至可能达到25℃以上。这种异常温暖的现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四月春光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升温过程中白天与夜晚之间的温差较大,许多地方昼夜温差可能超过15℃。同时,由于天气持续晴朗干燥,不少地区的相对湿度降至20%以下,提醒大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并警惕森林火灾风险。

面对如此极端且快速变化的天气状况,我们不禁思考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气候变化信号?或许这正是大自然对我们发出的警示,促使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并适应这些日益频繁发生的异常气候事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