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战士负伤倒地,一名伪军发现后附耳说:别动,我们一会就走

或许对于当代人来说,抗战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过去式。但它却是永远也不能被忘怀的,因为这历史的背后是血肉铸成的,若没有先辈们的艰辛又何来现如今的安稳幸福。秦光正是这么一个值得敬重的先辈,他曾两度与死神擦肩,活下来是很不容易的。而即使活了下来,可当年在战场上受的伤,也还是伴随了他一辈子。

1917年,秦光生于湖北黄安县,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飘摇动荡的乱世。西方列强与东方的日本都虎视眈眈,偏偏内部还不安分,北洋军阀之间争斗不休。以往的百姓最多也就是受统治阶级的压迫,这个年代的百姓却是受侵略者与统治者的双重压迫。由于这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都过着饥饿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秦光家正是备受压迫的农民家庭之一,日子苦啊,苦得似乎没有盼头。一直到红军的队伍开进了他们的村庄,十三岁的他才明白,原来还可以有另一种生活。从此解放全国成了他的信仰,他也愿意为这信仰努力,甚至是付出生命。十三岁参加红军,秦光一路走过了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从长征一直到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其中不乏有受伤流血的时候,其中最严重的有两次,可以说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次是1941年,当时华北派遣军计划一举摧毁鲁西抗战根据地,消灭主力部队。1941年初,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下令,对鲁西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秦光当时正在鲁西军区特三营当副教导员。

便参加了极其惨烈的苏村狙击战,特三营是在1941年1月17日抵达苏村的,刚到没多久就看见六辆满载日军的汽车。很快双方进入战斗,轰隆的巨响后,浓烟夹杂着火焰腾空而起。火力十分猛烈,敌军伤亡过半,但其增援的部队也在赶来。赶来增援的敌人在苏村周围布满了汽车和士兵,用轻重机枪封锁所有的道路,苏村被围得水泄不通。

又是一番激战后,我方只剩下秦光等二十余人依然抵抗,他们熬过了鬼子的一轮毒气。决定趁着天黑突围,在突围途中,秦光被炸弹弹片炸伤头部。他顾不上流出的鲜血,只能匆忙拨出指头大小的弹片,便强忍剧痛继续作战。最后敌人爬上房顶,把房顶捅了个洞,扔下一颗毒气弹。

战士们便陆续晕了过去,等秦光醒来时已经被五花大绑,敌人不顾国际公法要虐杀战俘。秦光他们自然是不认命,在赶赴刑场路上,开始分散逃跑。跑了几十米远,秦光身中三颗子弹倒下,一颗穿透了左肩。一颗穿透右背,还有一颗从右脖颈进去左背出来,敌人认为他必死便没有再理会。等老乡们回来整理战士们的尸体,发现秦光还活着,经过抢救他才脱险。

第二次是在1943年,秦光带着队伍转移去冠县张柳召村,这里的情况很复杂。3月敌人就打了过来,计划铁壁包围消灭我军,秦光发现村子被包围后。担心集中突围容易遭杀伤,便决定分散突围,他率领二中队沿西南方向突围。不料部队突围出去了,他却再次中弹倒地,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腰部。

当时躺在地上的秦光想,手枪里还有三发子弹,如果打透内脏就自尽。不过他摸了鸡蛋大小的伤口后发现,里面是肋骨,没有打透就还有活的可能。于是决定装死,检查的伪军走过来发现他还活着,并未声张。这或许是这名伪军尚存一丝良心,他蹲下来装作搜刮弹药的样子,贴近秦光的耳边说:别动也别出声,我们一会就走了。

在这名伪军的掩护下,秦光顺利躲过了鬼子的搜查,等搜查过后才忍着疼痛爬起来。老乡们用毛驴将他送过封锁线,冀南七分区司令员马本斋将他送去野战医院做手术,虽然活了下来。但这一次的战争给秦光留下了一辈子的伤痛,十几块弹片一直未能取出,跟了他一辈子直到102岁去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