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念界定上,“遗产捐赠”指自然人将遗产无偿用于公益事业,区别于赠与、遗赠等相关概念。研究采用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虽受样本量和文献资料限制,但仍获取了有价值信息。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遗产捐赠发展成熟。英国有完善法律保障与税收优惠,慈善遗赠受重视;德国民法典和财税法详细规定遗产捐赠免税待遇;日本允许设立遗嘱信托并给予税收优惠。我国港澳台地区受不同法系影响,香港有判例和成文法支持,澳门、台湾在民事和税法层面也有相应规定。英美有数据显示,英国遗产收入总体上升且具抗风险能力,捐赠集中于卫生领域,慈善组织发展受规模和成立时间影响;美国遗产捐赠是重要慈善来源,虽有波动但数额可观。港澳台地区涌现出诸多典型案例,如香港公开大学获莫秀琼遗产捐赠等,为内地提供借鉴。
上海、杭州遗产捐赠处于发展初期。从数量与规模看,案例较少但需求增长,捐赠类型以现金和不动产为主,现金受青睐因其流程简单,不动产虽价值高但捐赠复杂。核心捐赠人群有无子女老人、与子女关系不佳老人等,捐赠动因包括公益需求和意定监护等私益需求。捐赠渠道主要有慈善组织、高校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是核心来源。典型案例展示了捐赠中的多元探索与挑战,如老夫妇运用法律工具进行捐赠安排,部分案例引发法律纠纷或面临房产管理困境。
发展困境方面,遗产捐赠风险大,涵盖遗嘱变更、诉讼、变现和可持续经营等风险,不同遗产类型风险各异。接收成本高,包括背景调查、遗产查询、诉讼、办事和税负等成本,抑制了社会组织积极性。慈善组织专业化不足,影响捐赠推进,导致其规避、极简或冒险接收捐赠。此外,还存在海外捐赠制度障碍和遗嘱执行监督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境,建议完善法制,构建遗产捐赠税收减免制度,完善遗产管理人制度;推进慈善组织专业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建立跨界协同机制和统计机制;加快伦理道德研究,规范从业者行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促进遗产捐赠事业在上海、杭州及全国的成长。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