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康成-B(01228.HK)1月21日收盘下跌6.77%,成交11.77万港元

1月21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91%,报20106.55点。北海康成-B(01228.HK)收报0.124港元/股,下跌6.77%,成交量88.7万股,成交额11.77万港元,振幅14.29%。

最近一个月来,北海康成-B累计跌幅15.65%,今年来累计跌幅6.77%,跑输恒生指数0.23%的涨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海康成-B实现营业总收入4479.4万元,同比增长4.05%;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减少13.34%;毛利率65.72%,资产负债率212.57%。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4.33倍,行业中值-0.4倍。北海康成-B市盈率-0.12倍,行业排名第147位;其他精优药业(00858.HK)为0.69倍、百信国际(00574.HK)为2.02倍、东瑞制药(02348.HK)为2.9倍、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HK)为3.62倍、三爱健康集团(01889.HK)为3.92倍。

资料显示,北海康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康成”,股票代码1228.HK)是一家在中国领先并专注罕见疾病领域的全球化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创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公司目前拥有12 个具有可观市场潜力的药物资产组合,其中包括3种已获批上市产品和9个在研药物。这些产品均针对一些较普遍的罕见疾病和罕见肿瘤适应症, 比如亨特综合征和其他溶酶体贮积症、补体介导的疾病、血友病 A、代谢紊乱、罕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北海康成的新一代基因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正在开发针对罕见遗传病,包括庞贝氏症、法布雷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和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的新型及潜在治愈性的基因疗法,并与世界领先的研究人员和生物技术公司合作。来自 SMA 基因治疗的动物数据已在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 (ASGCT)、欧洲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 (ESGCT) 以及世界肌肉组织大会上发表。

公司的全球合作伙伴包括不限于 Apogenix、GC Pharma、Mirum、药明生物、Privus、UMass Chan医学院、华盛顿大学医学部,r Global和Logicbio 等。

公司由一支拥有丰富罕见病行业经验的管理团队领导,彼等的经验涵盖研发、临床开发、法规事务、业务发展及商业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00名雇员,其中13人拥有博士学位及╱ 或医学博士学位,有超过70%的雇员拥有在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工作的经验。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在各主要市场(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拉丁美洲及东南亚)成功取得批准并商业化罕见病疗法的良好业绩。凭借管理层的专业知识,公司在推动中国罕见病行业的发展及打造罕见病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公司的创始人薛群博士(「薛博士」)目前担任中国罕见病联盟(CHARD)副理事长。

(以上内容为金融界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不作为投资建议或交易依据。)

来源:金融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