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前,刘表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示:他真的威胁不了曹操。
尽管刘表看起来实力雄厚,但是,由于点错了“发展树”,他已经完全丧失了北进的能力。
无能为力的刘表
官渡之战前,刘表和曹操是打过几回的。
曹操平定徐州前,刘表已经坐拥荆襄,擅长骑兵战的张绣凉州军更是依附于他。
可以说,以人口、地盘、军队规模论,当时的刘表实力不在曹操之下。
然而,仗打起来以后,结果确实惨不忍睹。
张绣的凉州军尚可与曹操打得有来有回,互有胜负,而刘表军···则完全是软柿子。
张绣归顺曹操后,刘表更不是对手了。
袁曹对立之初,曹操还安排曹洪在宛、叶一带,防备刘秀。
结果,曹洪这支偏师“别征刘表”,攻破数城。
这样的刘表,拿什么来争雄北方呢?
此后,曹操完全不把刘表这个座谈客放在眼里了,干脆将曹洪调到了官渡战场。
刘表?不足为虑!
当时的刘表,全据荆襄,带甲十余万,实力雄厚。
为何如此不堪呢?
因为,刘表点错了发展树。
点错发展树:保江汉间+仁义之政
汉末军阀中,刘表是最早发展壮大的军阀之一。
190年,刘表单骑过南阳,进入荆州。
随即,在蒯、蔡两族的支持下,刘表迅速平定了州内宗贼,平定了荆襄。
191年,刘表击败了孙坚;192年,刘表通过切断袁术的军粮供给,迫使袁术离开南阳。
如此,刘表在荆州建立了稳定的统治,且在南阳建立了缓冲地带。
此时,刘备、孙策尚无基业,袁绍、曹操,都在冀州、兖州立足未稳。
可以说,刘表此时是最有争雄天下的资本的军阀了。
然而,刘表点错了“发展树”。
刘表的战略,是保江汉间+仁义之政。
“保江汉间”,是蒯越的建议。
即: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以襄阳、江陵为主要据点,发展军事力量。
将州治由江南汉寿(今常德一带)迁至襄阳,以此为中心,经营襄樊,以为前沿。
同时,又以江陵为后方基地,储备军资,扩建军队。
由此,刘表发展起了带甲十余万的军事力量。
“仁义之政”,是蒯通的建议。
即:爱民养士,安抚豪强、百姓,发展儒学,吸引士人。
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地区的豪强、百姓都服从刘表,而从关西、兖州、豫州前来归附者上千,荆州地区人才荟萃。
看起来,刘表的发展是很成功的。
然而,这却注定了刘表无力北上。
刘表确实带甲十余万。
但是,刘表的军事建设,是以“保江汉间”发展起来的,是“防御性力量”。
他的军队足以在长江中游、汉水称雄,但却不具备北上进攻的实力。
事实上,荆州地区,是拥有非常优质的步兵资源的。
西汉时,李陵的“荆楚勇士”,可以在草原与数十倍于己的匈奴起兵硬扛。
刘表之前,孙坚的“长沙兵”也能击败精锐的凉州兵,攻入洛阳。
可是,在“保江汉间”战略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刘表军团,却严重缺乏北上大举进攻的能力。
荆州确实汇集了大量的人口,包括优秀人才。
可是,刘表是以“仁义之政”思想吸引的人口、人才。
吸引而来的人口没有得到有效整顿,没有发展成刘表集团的财源、兵源。
这些外来人才,因刘表的善政来到荆州,却没有进入刘表集团,成为为刘表所用的人才,刘表身边始终还是蒯、蔡这样的老班底。
乱世之中,军阀们的发展战略,都是以兼并战争为中心的。
比如:曹操发展屯田,修水利,是以“足兵足食”为中心的。
刘表的发展方式,使荆州看起来繁荣,军队规模看起来很大,但却没有转换为兼并战争的实力。
因此,刘表集团兵力虽大,也可以与强悍的孙策在长江上有来有回,但对于向北发展却无能为力。
正因如此,到官渡之战时,连刘表的心腹都不支持刘表争雄了。
无人支持刘表北上
刘表是袁氏的故吏,刘表也一直视袁绍为盟主。
因此,袁曹开战后,袁绍派人联络刘表。刘表答应了下来,却没有行动。
而刘表手下的名士、谋士,意见都出奇的一致:支持曹操!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都做了详细分析。
袁绍、曹操相争。您如果想有所作为,就应该趁机用兵。否则,就应该选队战。曹操明哲,必然取胜,应该举州依附曹操。
此外,蒯越也劝刘表依附曹操。
蔡瑁等人尽管未表态,但从后面的表现看,他们实际上也是拥曹派。
蒯越,是刘表集团的核心成员。刘表能坐稳荆州,最开始靠的就是蒯、蔡两家。
连他们都认为依附曹操是刘表的最佳选择,足见:刘表北上,得不到支持。
这其中,固然有荆州大族们自身的家族利益,也与刘表在兼并战争中的无能有关。
总之,对于靠大族们支持得到地位的刘表来说,得不到大族们的支持,即便刘表本人有心,其北上的动员能力是极为有限的。
“假如”北上的结果
袁绍约刘表北上,是因为:刘表北上,确实能给战局带来巨大影响。
由于兵力、财力集中于官渡战场,曹操在后方非常虚弱。
官渡之战时,刘备曾两度到豫州骚扰曹操后方。
第一次,为曹仁所败,第二次,斩杀蔡阳。
刘备不过联合了龚都的数千民兵,就扰乱曹操后方,导致曹操得不到豫州的后勤补给,陷入极端被动。
刘表军再不济,比当时的刘备还是强多了,他北上,是足以给曹操的后方制造巨大困难的。
当然,最多也就是做到这些了,攻取许都,挟持天子,这些就不必想了。
官渡之战前,张羡在长沙叛乱,刘表围攻长沙都花了数年时间,最后是张羡去世,才夺取了长沙。
张羡在长沙,只有民兵。而许昌,好歹有荀彧、夏侯惇的正规军。
所以,趁机从后面夺了曹操的核心地盘,是不可能的。
刘表能做的,也就是骚扰作用了。
刘表的入局,有可能使袁曹之间的战争出现不同的结果。
然而,对刘表来说···结果是一样的。
无论是曹操取胜,还是袁绍取胜,刘表都是无法再与之相争的。
无能为力,或者为他人做嫁衣,没有第三种可能。
“欲保江汉间,坐观时变”。刘表的战略是先确保根据地安全,再视机有所作为。
为此,刘表做了艰苦的努力,并将荆州经营得很好。
然而,刘表的发展方略过于保守,不适合兼并战争时代的规律。
在刘表以仁义之政埋头发展时,袁绍平定了幽并冀青,曹操平定了豫兖徐,都成为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而条件比刘表差得多的孙策也平定了江东。
刘表“保江汉间”所建立的十余万甲兵,也是一支“防御性力量”,不具备北上争雄的实力。
结果,“坐观时变”的刘表,成了郭嘉所嘲讽的“坐谈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