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星期二
- 十四部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应用
-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
- 首款Sim2Real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发布
- 全国首位“中石化AI数字员工”上岗
- IDC:2025年中国企业连接十大预测
- 徐工重型入选起重机行业唯一卓越级智能工厂
十四部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应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十三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围绕应急通信的创新、机制改革、网络基础建设和极端场景保障能力的提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五条具体要求,强调要聚焦信息通信新技术,通过国家及部省的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应急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包括跨运营商应急漫游、无人机空中通信、室内定位导航等适用于极端场景的重点技术研发,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的应用。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
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能容纳超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建设、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此次启用的训练场是“1+N”格局中的核心,首期部署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助力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据介绍,作为全国首个异构超5000平方米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以10+人形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建设,将牵引形成上海人形机器人超级中心,并通过在模拟搭建场景中的实际任务操作和仿真迁移等,加快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训练和发育,促进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落地。
首款Sim2Real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发布
近日,业内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基于Sim2Real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正式发布。作为行业首款AI定义的人形机器人,W1完美融合了AI与机器人技术,实现了从AI到Physical AI的端到端连接。其核心在于跨维DexVerse™具身智能引擎,通过“海量数据生成+高效仿真”,能够直接完成多环境的真机部署和应用的极速切换。W1采用高度仿人结构,拥有34个动力单元,配合跨维纯视觉空间智能传感器,实现了实时感知与精准控制,成为可落地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
全国首位“中石化AI数字员工”上岗
近日,中国石化在北京举办数字员工发布活动,正式揭晓其首位AI数字员工,并同步在包括广西南宁新阳站在内的全国40多个加能站启动试点运行,这标志着我国石油石化领域迎来了首位AI数字员工。据悉,中国石化的AI数字员工不仅具备与客户进行互动交流的能力,还能解答客户疑问、指导客户操作、提供油价信息,并在加油后根据客户需求,推荐附近的旅游景点。其背后依托的是先进的算法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记录并分析消费偏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在自助加油、易捷加油APP及电话客服等渠道提供即时服务。
IDC:2025年中国企业连接十大预测
近日,IDC发布《IDC FutureScape: 全球企业连接2025年预测——中国启示》报告,梳理了中国企业连接市场趋势,并探讨了网络连接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预测亮点包括:2026年,50%企业采用AI云通信API;2029年,50%企业利用低轨卫星连接;2028年,超70%企业广泛应用蜂窝物联网技术;2027年,60%企业集成生成式AI于连接战略,60%采用云原生网络技术,40%在边缘计算中结合上下文体验;同年,50%企业采用“即服务”模式部署SD-WAN和网络安全技术;2028年,50%网络运维任务被AI取代或简化;2027年,70%数据中心网络咨询项目聚焦AI GPU连接支持;2028年,70%企业利用AI和遥测技术加速ESG应用自动化。
徐工重型入选起重机行业唯一卓越级智能工厂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磅揭晓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徐工重型的“轮式起重机精益化数字化协同智能工厂”荣耀登榜,不仅是徐州市的唯一入选企业,更是全国起重机行业的独苗。徐工重型紧跟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步伐,将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作为核心战略,全力投入业务模式与企业形态的创新变革。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以及供应链全环节的深度优化,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双重飞跃,犹如装上了智能“加速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