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英国人,对于华夏文化十分仰慕,历经波折来到中国。他来到了这个充满东方魅力的国度,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这个英国人曾经是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的一生影响深远。一些英国人直言他是“英国的叛徒”,而他在更是在晚年时在苏格兰的岛屿上升起了已然覆灭的代表清朝的龙旗,这其中究竟有哪些曲折呢?
这个英国人名叫庄士敦,他少时就十分欣赏华夏文化,对于遥远的东方十分憧憬。终于,凭借自身优异的汉语、汉文化的水平,通过了层层选拔,他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庄士敦心中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来到中国后,对于这个拥有着古老、雅致文化的国度更加着迷,他深深地陷入华夏文化的学习中,对于人文山川、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终日研究。
他深深地爱上了中国,认为华夏文明传统文化是那么美好且不可复制,他撰写并出版了《一个中国人关于基督教传教活动向基督教世界的呼吁》一书,呼吁基督教传教士不可用宗教改变这个独居魅力的国度,在英国宗教界引发了极大争议,许多英国宗教人士痛骂他是“英国的叛徒”。
后来,庄士敦接受邀请到紫禁城教导溥仪,他给视力不好的溥仪戴上了眼镜,给溥仪传递了世界先进的知识,溥仪对他十分尊敬,后来回忆庄士敦时直言庄士敦是“我灵魂的重要部分”。但是,庄士敦的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他希望溥仪能够复辟清政府,让中国成为君主立宪的国家,以此保留华夏的传统文化。然而,后来他看到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分裂华夏国土,对于自己的想法有了怀疑,于是告别溥仪回到了英国。
庄士敦回到英国后,在伦敦大学担任教师传播着华夏古典文化,期间出版了一些书籍,如《紫禁城的黄昏》等,收获了一些版权费用。他一生都没有结婚,晚年用这些钱在苏格兰境内买了一个小岛屿,在岛屿上插下了已然灭亡的清朝龙旗,他看着冉冉升起的龙旗,怀念和眷恋着他一生中最挚爱的华夏文化。不久,庄士敦在爱丁堡悄然离世,终年六十三岁。
你对庄士敦有什么想说的?请到评论区留言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