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仅建议心理承受能力强者阅读。
19世纪的伦敦街头
回到19世纪初的伦敦,你首先感受到的其实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奢华,而是刺鼻的臭味。
处于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大城市源源不断的吸引着人们前来,其扩张速度快到不可思议。但是,当时还没有人考虑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保持城市的卫生。
实际上,庞大的伦敦城只有极少数的富人才有抽水马桶,大部分的市民只能忍受越来越多的粪便。19世纪40年代,一位土木工程师被雇佣去查看两座修葺中的房屋,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终生难忘的场景:两座房子的地下室都是粪便,堆积了差不多三英尺厚。溢出的粪便到处都是,约有6英寸厚,人们不得不在院子里垫上砖块行走……
城市里太过拥挤,无数的底层工人挤在同一栋楼里生活,而大部分地区厕所却少得可怜。据记载,在英国利兹地区,19世纪早期的半数街道都没有下水道,不少地方几栋楼只有两个厕所,要供400多人使用。
地方当局根本无力处理这个问题,因为单单是街道上的马粪,就已经够让他们头疼的了。伦敦最时髦的两条商业街,当时每天能清扫出23吨马粪……
当然,也不能不处理这些粪便。于是,当局采取了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挖出很多大坑掩埋。然而,挖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粪便产出的速度,政府不得不允许居民接入雨水排水管,直接排入泰晤士河。
当年,泰晤士河里不仅有大大小小的船只来往,里面也飘满了垃圾。肉贩子把屠宰剩下的内脏等杂物扔进河里,人们肆意倾倒着生活垃圾,猫狗老鼠的死尸漂浮在水面上……泰晤士河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忍受泰晤士河的臭味,大多数人都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
1858年的夏天,著名的“伦敦大恶臭”发生了。
漫画中恶臭的泰晤士河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季,7月的某一天,一觉醒来的伦敦人意识到不仅闷热,而且外面的臭味似乎更加浓烈了。
随着温度越来越高,被炙烤的泰晤士河像是要爆炸了一样,异常难闻的臭味被风吹到了整个城区。本来炎热的天气就让人难以忍受,现在又到处都是刺鼻的臭味,大家都被熏哭了……
当然,最倒霉的还是议员们。议会大厦就在泰晤士河边,议员们本来就难以忍受臭味,不得不捏着鼻子开会。现在,因为天气太过于炎热,关上窗户就意味着会议室成了大烤箱。打开窗户的话,所有人都被熏得半死。
实在没有办法,政府只能暂时关门休会,让议员们远离泰晤士河的恶臭。
这次事件过后,本来几年都没通过的城市治理法案,议员们再也不愿意耽搁了。仅仅用了十多天时间,《泰晤士河净化法案》就通过了。伦敦的下水道系统,终于开始大规模的建设了。
下水道系统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刺激的臭味,还有肆虐的霍乱。
1858年6月16日,也就是“伦敦大恶臭”爆发前一个月,一位名叫约翰·斯诺的英国医生去世了。
约翰·斯诺
说到伦敦霍乱,不得不提这位优秀的医生。在当时,大部分人认为霍乱是一种“瘴气”,是在空气中传播的。而斯诺医生并不这么想,他决定亲自调查一下。
1849年,伦敦某些区域爆发了霍乱,十天之内一个小街区就有近600人死亡。伦敦卫生局的人无可奈何,为了清除“瘴气”,甚至整天燃烧柏油和用迫击炮对天空开火,指望这样能杀死空气中的有毒物质。
斯诺医生则采取了更为理性的方式,他把所有病人的资料弄到手,然后在地图上标出他们的住处。于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些病人饮用的都是同一个水泵的水。进一步调查得知,在这个街区有一个啤酒厂,里面的工人无一得病,因为他们厂里有水井,而且工人可以喝免费啤酒。
这意味着,是那个水泵引发了这次霍乱。后来人们发现,那个水泵受到了不远处一家酒窖的污水池的污染。截断污染源,霍乱就自然根除了。
当然,鉴于伦敦当时糟糕的卫生状况,霍乱依然时有发生。斯诺医生继续进行研究,把重点放在了水源上。他调查了伦敦两家供水公司,兰巴斯水公司和南华克与沃克斯霍水公司的情况,发现第二家公司提供饮用水的区域,比第一家公司霍乱的发病率要高出14倍。
然后,斯诺医生查看了两家公司的水源处。两个公司的水源都是泰晤士河,第一家公司在泰晤士河流经伦敦的上游地区,而第二家则恰恰相反——取水处竟然在一个大排污管道的下方。
得知这一消息的狄更斯表示:“瞧瞧那水,闻一闻!那就是我们喝的,你觉得怎么样?”
斯诺医生虽然还没研究出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霍乱,但是他很清楚,肯定是饮用水受了污染,才让人们得病的。
建造中的伦敦下水道
但是,固执的伦敦人并不认可,《泰晤士报》就刊登文章称:“我们宁愿冒霍乱之险,也不愿意被胁迫大搞卫生……违背我们意愿的大扫除,把我们宝贝的污秽强行洗刷,人最痛恨的事情莫过于此……”
而更多的神职人员则认为,诸如霍乱之类的疾病,实际上是上帝对人们的惩罚,怎么能推诿成“污水问题”呢?
我们不知道当时的伦敦人,是习惯了在这种恶臭中生活,还是不愿意出钱出力打扫卫生,或者真的像《泰晤士报》所说的“不愿被胁迫”——他们真的是“宁死不屈”,无论如何也不考虑打扫卫生。
斯诺医生死后的一个月,“伦敦大恶臭”来了。即便是习惯了臭味的市民,也几乎被熏哭了——曾经的倔强不复存在,搞卫生终于成了大家的共识。
8月20日,《泰晤士河净化法案》通过,伦敦市政工程委员会总工程师约瑟夫·巴泽尔杰特的下水道方案胜出,伦敦开始全力建设新的排水系统。这项巨大的工程花费了6年时间才完成,至今仍在使用。
生死看淡的伦敦人,也有招架不住的时候,“伦敦大恶臭”确实威力无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