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电合创获专利: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高阻接地故障可解释识别

【金融界2025年1月22日消息】近日,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引人注目的专利,标题为“一种具备可解释性的高阻接地故障人工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公开号CN119272127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这项突破性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I)提升电力系统故障的检测和识别能力。

根据专利摘要,福建中电合创使用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辐射型配电网的模型,从而采集了高阻接地故障(HIF)信号与非HIF信号的零序电流数据。接着,他们对这些数据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多层小波分解,通过计算每层细节系数的标准差,挖掘出故障特征,并构建数据集。这不仅提升了故障识别的准确性,也为电力行业在保障安全运营上增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这个过程中,福建中电合创通过训练集建立了高阻接地故障HIF的识别模型,并通过测试集进行验证,最终对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了均值计算,以作为预测的基准值。这一系列操作还有个技术亮点,即基于SHAP归因理论,对故障识别的决策进行局部和全局解释,这为故障检测添加了更多的可解释性,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AI的判断背后逻辑。

天眼查数据显示,福建中电合创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福州市,专注于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达3450.87万人民币。该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已积累了102项专利,是电力科技领域的后来者与积极参与者,已注册商标6条,并参与了174次招标项目。

总而言之,福建中电合创此次的专利申请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小步,更是电力行业迈向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一步。随着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未来电力系统的故障识别将更加智能、高效与可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