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在全体市民共同努力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相关规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评估主体,定期对本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公告评估结果。
1. 评估总体情况
经评估,2024年下半年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整体保持良好态势,所有小区(村)和单位的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高达43%。这一系列数据彰显出上海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参与度。
具体而言,全市可回收物的日回收量为7973吨,这些可回收物经过专门的回收企业处理后,运送至全国各类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再利用。同时,有害垃圾的分出量为2吨/日,全部经过专业的分类收集后,交由经过资质认证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无害化处理。而湿垃圾的分出量更是达到9233吨/日,通过分类收运后,运用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等生物处理技术,进行高效处理,其中厌氧发酵技术的利用率占比约90%。最后,干垃圾的清运量为17240吨/日,这部分垃圾经过分类后,主要进行焚烧发电。
2. 区域分类情况评估
在全市16个区中出现了优异成绩,其中10个区被评定为A+等级,6个区被评定为A级。这一成绩反映了各区在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上都表现出色。具体的评估结果如下:
- 黄浦区:AA+
- 徐汇区:A+
- 长宁区:A+
- 静安区:A+
- 普陀区:A+
- 虹口区:A+
- 杨浦区:A+
- 闵行区:A+
- 宝山区:AA
- 嘉定区:A+
- 浦东新区:A+
- 金山区:AA
- 松江区:AA+
- 青浦区:A+
- 奉贤区:AA+
- 崇明区:AA+
这一结果不仅展示了各区在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方面的努力,还反映了各种措施持续推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3. 街镇与其他公共机构分类情况
进一步分析街镇的情况,各个街道和镇也表现不凡。根据差异化评估指标体系,各个街站的分类投放管理实效,社会评价及年度重点建设项目达标。全市共220个街镇(包括乡镇和工业区)均达到A级及以上水平,其中182个达到A+级,显示出市民对环保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在重点公共机构方面,市内76所三级医院中,有45所评定为A+,18所为A,9所为B+,3所为B且1所为C,显示医疗单位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积极参与。同时,上海市重要交通枢纽包括13座主要交通枢纽中,有7座获得A+评定,4座为A级,1座为B级和1座为C级,显示出公共场所及设施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努力与坚持。对于67所高校的评估结果同样引人注目,48所被评定为A+,18所为A级,体现出高校在推动校园垃圾分类中的积极行动。
4. 未来展望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市民的参与至关重要,未来我们仍需继续强有力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借此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营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强化垃圾分类推广的同时,继续加大宣传与教育的力度,使每一位市民都能真心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不断的努力,上海一定能够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
结语
上海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2024年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各项评估结果均向好发展。这不仅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更能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推动这份责任,为建设更清洁、更美丽的上海而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