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这名80后酿造的“花露烧” 绝了

以下内容转自南通州

冬天是积蓄沉淀的季节

也是酿酒的时节

近日,金沙街道城东村

一处安置房里,蒸气氤氲

店主黄佳慧正忙着酿新酒

一起去看看吧

“天冷好酿酒。从去年10月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在酿米酒。”黄佳慧是个80后,跟爷爷学的“祖传”酿酒手艺。他家的酿酒从他的高祖父开始,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前年他来到金沙街道城东村,建了个小作坊,开始酿酒。

酿酒车间隔壁,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上百个桶,里面装的液体颜色或深或浅,清澈透亮。这是黄佳慧酿的花露烧。

“颜色不同是因为时间不同,新酒酒色微黄,陈酿则是透明的琥珀色,五年以上则会发黑。”黄佳慧解释说,这种“变色”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添加了色素调制出来的。

· 花露烧 ·

花露烧是南通的一种特产酒,由米酒和烧酒两种不同酒性的酒混合陈酿而成,它的名字来源于南通方言中“混合”被称为“花”,以及古代将米酒称为露酒的习惯。它不仅颜色会随时间变化,口感也会。“花露烧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酒,一种酒能喝出三种酒的感觉。新酒入口甜度高,有米酒香味,回味是白酒香重;三年以上入口甜度相对低一些,有明显的黄酒味,回味时有淡淡的白酒香;五年以上入口有淡淡的甜味,黄酒味浓郁,回口略微有一点白酒香。因为甜香味浓,很多人不小心就会喝多,然后‘上头’。”黄佳慧说。

🥂🥂🥂

“做酒,发酵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温度高了,酒会酸,温度低了,就可能不来浆,米上会长毛。”黄佳慧说,温度把控很重要,日常也需要管理,否则就容易出现菌类发酵不均匀等问题,“出现我不能处理的问题时,我会请爷爷来帮忙。”

“不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黄佳慧说,他到城东村后发现,周边家庭有很多老人都会酿酒,包括作坊里请的师傅,都是以前在家就酿酒的老手艺人。

一年半的时间,黄佳慧卖出了近10万斤的酒,但因米酒价格较低、消费群体较窄,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未盈利。

黄佳慧给自己的小作坊取名“名露”,还给自己的酒注册了商标“酩中月”,一窥其想做出酒中名品的梦想。冬日渐深,年味愈浓,米酒销售旺季已来,“慢慢来,才能走得稳、走得长。”黄佳慧很笃实。

美酒暖身

在寒冷的冬日里

来上一杯香气浓郁

清新绵密的美酒

真是人生快事

你不来上一杯吗~

通州融媒体记者:徐艳梅 吴胜泓

通讯员:严瑛

编辑:黄锐

责编:杨潇

审核:陈国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