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勇将,解放战争时期,打攻坚战非常厉害,成为四野不可多得的攻坚战方面的能手。
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很多将领轮番上阵,为何没有他的身影?
说到这里,李天佑很遗憾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他忙些什么呢?
抗美援朝爆发前,他就被抽调到老家广西剿匪,担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协助张云逸工作。
广西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经营几十年,民风彪悍,土匪猖獗。白崇禧溃败前把一些正规军化整为零,分散到广西各个角落扰乱社会治安,煽动民众闹事,等待国际局势变化。
这些正规军与当地土匪勾结,兵力多达9万之众,剿匪工作刻不容缓。
在剿匪过程中,政策宽大,土匪抓了放,放了抓。主要目的是思想感化,希望他们从思想上认清楚形势,可收效甚微。剿匪工作不降反升,为此毛主席发电报批评。
张云逸因病离开广西,剿匪工作由李天佑主持。他认为广西家家户户都有枪支,很容易被人利用闹事,这样就分不清哪是匪,哪是民。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收缴枪支是第一步,对十恶不赦的土匪不能放宽政策。
剿匪政策发生变化后,广西的匪患在1951年结束,得到表扬。
此时,朝鲜战争已经打了1年,李天佑完全有机会上新的战场历练一下。可广西的形势不乐观,很多事情需要他坐镇处理。
直到1953年,军委组织一批高级干部到朝鲜前线参观学习,正好遇到他的老战友杨勇率领的20兵团。
当时战争基本接近尾声,准备坐到谈判桌上签字,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不服,利用俘虏做文章,想再挑起战争,上级决定痛击李承晚部。于是,金城战役爆发。
金城战役的前线指挥员是20兵团杨勇,他与李天佑在抗战初期是搭档。平型关战斗,李天佑是团长,杨勇由政委改为副团长。
这次,他来到杨勇的司令部,听取杨勇的作战方案,经过对朝鲜局势基本了解,也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终金城一战,歼敌5万多人。
这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场大仗,也迫使敌军在谈判桌上乖乖签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